美文网首页云端对话 读书笔记
《云端对话》读书笔记二

《云端对话》读书笔记二

作者: 9af259481169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22:38 被阅读412次

    截止到昨天晚上,把《云端对话》读到了41%,本来写了一篇自己对于童大焕城市化理论的读后感和结合自己经历的思考,写了一半。今天早上在地铁上听音频,想到从刚刚读完的感受和印象,从如何学习的角度来写一篇,可能更有意思。

    昨天写读书笔记,第一个想到的是童大焕和风格纯粹的《云端对话》里面关于中国城市化、房地产投资、人生如何选择城市等领域的观点做一个梳理。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他俩的观点、论述还挺多的,有些前后还有些重复(重复也有重复的好处,让人引起重视),不整理的话,脑子里的体系容易乱,吸收起来效果也没那么好。而且这些观点不一定就都正确,我不能全盘无脑接受,所以需要先找出来,然后一一从这些接口扩展开,不局限于《云端对话》的内容,去寻求更多的信息来佐证、验证、推理、甚至批判,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认知,安装进自己的大脑,成为自己终生能使用的武器。

    一、不仅仅是学习观点,也要死磕概念

    但是今天在地铁上想到,应该从更底层的概念层面来梳理他俩的观点,这样才能真正作为吸收和为我所用,而不是停留在观点和论断层面。原因主要如下:
    1.观点和论断一句话起码也有十几、二十个字,我记不住。一个概念也就三五个字,容易记住。

    能被记住,就意味着以后抛开书我能随时从大脑里调用。这些被记住的内容就是未来思考的素材,如果我的记忆是模糊的,逻辑是模糊的,那么未来的思考肯定也会是模糊的。所以,必须要从概念层面来理解和构建关于城市化的知识、逻辑体系。

    2.概念是观点和论断的基础和构成部分。我做了一个小测试:让我现在一字不差、完整地说出书中的一个精辟的观点,我现在是做不到的,只能有一个大致、模糊的印象和判断,比如“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四五线的小城市去库存都是坑”“大城市让人聪明”“北京、上海的赶人政策是逆势而行”、“城市化的本质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行为的设计!”“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两件事:美国的高科技产业;中国的城市化。”“混杂,而非整洁,正在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

    我发现,这个就很危险。这个仅仅是记住了一个结论式的 what,但是具体的 why却不能精确地说出个一二三。而这些 why就存在于构成这个观点的模块当中,比如,什么叫大城市啊,你怎么定义房地产啊,凭什么说小城市就让人愚蠢啊。你的逻辑在哪里啊。

    我如果只记住童大焕的观点和论断,但观点和论断所依存的大环境和背景因素是会变动的,没有永远不变和永远正确的判断。如果我直接住了结论,而没有掌握思考的逻辑,那么以后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自己肯定要吃某个这个思维的漏洞的亏,掉进坑里。

    而且我已经受够了以前只模糊地记住了结论、但却没搞清楚构成结论的概念和逻辑的愚蠢的自己,这次想做一个突破。用清晰的概念来思考才是坚硬的。

    3.他俩在书里有很多只讲结论、没讲原因和逻辑分析的观点,而且还是在城市化理论这个不是数学、物理这种”硬学科“的领域,本来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论,不能就认为他俩讲的都是对的,只有经过独立思考、批判性后才能选择是否接受。

    二、为什么要这么较真

    本来《云端对话》就是一本非常好的书了,为啥表现的对童大焕和风格老师不信任的感觉?我是在装X 吗?

    不是啊。正是因为觉得他俩很厉害,所以才如此《云端对话》如此重视。因为我们每个人甚至每个家族的命运和财富都与中国城市化的息息相关,在每一个重大的选择路口,一旦错误,就会多走好几年弯路,一定要真正知道正确的逻辑和真相是什么。而且,不能只记住结论,因为城市化的形势和政策每隔几年都是会变化的,所以要明白逻辑。只要一旦搞明白了,就真的是会受益匪浅。

    三、书中讲了啥

    重新翻回书,看看讲了些什么?

    (一)关于城市化:

    大都市圈理论;
    城市群;
    迁徙自由;
    电梯与汽车;
    超市都市;
    贫民窟;
    交易;
    ······

    (二)还有一些简练的观点:

    1.“城市文明本质上是商业思维“:商业思维指的是什么?

    2.“教科书上说,人类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这句话是胡扯。学会了交换,才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我以前还把会使用工具当做人与动物的区别标志呢!

    3."自由市场=城市化+互联化+金融化"。

    4.“越是封闭,越是半自给自足的人生,越困苦。这几乎是一个基本的经济规律。流动产生财富,交易创造价值。

    5.智慧+局部地区的土地,才是财富之母。而智慧的力量,根本就在于个体的独立于自由。

    6.房地产不等于城市化。房地产只是城市化的结果而不是城市化的原因。

    7.如果中国最终按照自由迁徙的精神,形成三个人口超过1个亿的超级超市群,那么我们的经济必将迎来再一次的腾飞。

    8.大城市房价有外来人口决定,小城市(和乡村)房价由回乡人口决定。

    9.人往哪里走?钱往何处去?始终是我们首要关注的背景问题。

    10.请务必记住:只要权力依然繁荣,帝都就不会衰败!这就是逻辑!而事实上北京依然是中国的经济中心。

    11.城市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能量越大,吸引力越大。换句话说,权力和计划能够控制的有形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力越来越小,人口集聚、智慧和产业分化等无形资源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北上广深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强越来越集中。

    12.我们生活在城市,是因为我们能获得更好的收入,而不是为了住进楼房。

    13.房地产为什么过剩?很简单,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而不是市场主导城市化,同时把城市化当成房地产化,以为划一片地盖一片楼就是城市化,不知道房地产只是城市化的副产品,现有城市化才有泛地产。政府主导城市化、房地产和政府主导经济都有一个自身无法克服的共同弊端:短期行为+只管投入不管产出。

    13.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人口在地区上的智商差异!这对坚持“人人生而平等:的虚幻理想的人来说,不异于歪理邪说。地理和交通因素应该放在决定智力因素的首位。良好的地理、交通环境,使一个地方海纳百川,在商业和文化上自由、开放,自然而然也会吸引更多的人口,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中国江南地区人口智商普遍较高,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如此,而是他们在娘胎里就开始接受更开放的文化和思想观念。生活在发达地区,不仅能够使人更聪明,也使人精神状态更自由轻松,从而显得女子更美丽动人,男子更英俊潇洒。

    14.我一直强调,人人生儿不平等,但最大的不平等不是你生在官胄富贵之家我生在贫寒低贱陋巷,而是你生在美国我生在中国,你生在繁华大都市,我生在偏僻小村庄!地域文化对人的影响才是24小时丝丝入扣深入每个细胞、每一个毛孔、每一根思维神经的!

    15.对于如何帮助贫困】落后地区发展进步,人类想尽了各种办法:物资支援、教育投入、政府补助等,但是收效甚微。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有一种深入灵魂深入血液和骨髓的全方位的后拉力,把他们往自己原有的轨道上拉扯!这一切,都不如打开他的视野,让他们自由迁徙到一个人口更多、更密集、更发达、更自由、更开放的地方,这种环境对人的成长提升是全方位的!而且基本上是在一个全免费的环境中进行!

    16.文明就是一个逐步将个人解放出来的过程。一个人为什么到了一个更发达更文明的环境,通常容易得到更快的提升,因为整个环境都在无时不刻无微不至地向上提升这个人,改造这个人。

    17.黑市是怎样形成的呢?微观经济学当中由于价格控制而形成黑市的原因是最高限价,供需失衡。价格控制掩盖了真实的供求关系。限价低于市场平均价格,厂商因利润降低而减少正常市场供给数量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而后将商品通过其他渠道(黑市)销售以获得更高利润。它使得供给少于需求,造成短缺。此时生产者可以选择消费者,从而形成黑市。

    18.财产不能公有,权力不能私有。今天竟然和诺中国人理解不了这句话的震撼。

    19.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新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经济提出了全新的视角。其理论基石建立在三个前提上:
    (1)收益递增。
    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升其收益;集中是经济规模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 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低于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区,而另一个地区仍处在农业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 ,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3)运输成本。假设只有制成品有运输成本,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中都有一部分丢失了,而不是设计一个单独的运输业的存在。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这个模型桑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20.空间理论:传统的经济学把空间视为无差异的,克鲁格曼认为应该把空间单独拿出来,成功解释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这个现象,也成功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更喜欢居住在城市。

    21.我怀疑中国人缺乏逻辑理性思维是边界模糊所致。亲人之间、公私之间、都是这样。

    22.城市发展和人际关系上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幂次法则:世界上万事万物,都遵循万有引力定律。你要有能力、有吸引力甚至吸附力,甚至自己必须有一点斤两。互联网、飞机和高铁只是减少了吸附与被吸附的阻力!

    23.幸运结构模型;缝隙化生存理论;

    24.我把金钱视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金融则是第二伟大的发明。现代金融制度与传统金融制度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是每个人都可以向自己的未来借钱了--不论是房屋按揭还是无抵押信用贷款,都意味着一个巨变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对自己的信心、预期收入和现有收入能力向未来借钱了!也就是把现在还没有的钱变成现金,在社会上流通了。

    25.经济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
    人类因为追求物质财富,才有了聚集,才有了文化,而不是相反。
    在物质文明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这个社会唯一聚集的力量就是因追求财富而聚集。(对于社群也是一样。一个追求财富的社群才是有文化和聚集的。)

    26.市场化的结果,是赢者通吃,经济中心,一定是文化中心,也一定是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只有一个东西能够改变,那就是中国式的权力。否则经济中心一定是所有的中心。(这在人群中也一样:在自由言论的情况下,一般在钱最多的人也是意见领袖。)

    27.人口迁徙几乎唯一的主导因素就是经济落差。也就是说,经济因素是导致人口迁徙的几乎唯一原因。

    28.中国人一再喜欢那种“善良比智慧更重要”之类的心灵鸡汤,我用那句话堵住他们的嘴:是非好坏都分不清楚,怎么能够善良起来?就是古人说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9.严复第一次把西方古典归纳逻辑介绍到中国的时候,他认为西方之所以科学昌明,民智开发,原因就在于他们重实测,重归纳。而中国学术之所以不能发展,就在于所根据的原理并非来自实验和归纳,而是出于主观的玄想和臆造。
    严复认为,中若要学习西方,求得西方的繁荣与发展,首先要学的就是逻辑。但是一百多年过去,逻辑思维能力仍然是中国人思维的短板。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各种好大喜功,都是源于玄想和臆造,不顾各种现实约束条件。

    30.两个三角结构:宏观三角结构是:城市化+互联网+金融化。这个宏观稳定的三角结构会拖着古老而又惰性巨大的中国,迅速、义无返顾地往自由市场化方向走,任何人都无法阻挡。这是超级巨无霸的正面力量源泉,中国因此而迅速走向正常化的自由市场国家。
    微观三角结构是:迁徙自由+信息自由+微观层面的金融自由。这三大自由,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基本自由。

    31.城市的交通条件、通勤时间决定了城市规模的边界。
    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的成本和收益,决定了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从而决定了这个城市的高度。这就是神奇的市场法则。

    32.城市的空间价值由时间决定。

    33.城市财富创造和就业最大秘密就是:人口聚集带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的分工,越来越频繁的交易,大幅度加速财富流动。
    (截止至41%)
    ······

    (三)政府提出、创造的各种概念、名词、口号:

    这个部分如果真的去查找政府的文件,结合现实的效果,应该会更加有意思。
    “教育控人”;
    “非首都功能”;
    “区域均衡发展”、“区域一体化”;
    “高端产业、低端产业、高端人才、低端人才”;
    穿墙打洞;
    “土地是财富之母”
    “十八亿亩红线”
    “农田保护区”
    “新农村建设”
    “就地城镇化”
    “农村社区化"
    特色小镇;
    重庆的地票制度;
    ······

    四、根本还是要回到经济学和逻辑

    风格老师和童大焕老师都是奥派的信徒,在分析城市化中也井场按照经济学的原理和逻辑来推论,逻辑结实而坚硬,所以,研究城市化,本质还是要懂经济学,根本还是奥派经济学。
    摘录书中的两个论述:

    米塞斯在他的巨著《人的行为》中说:
    人类社会是否能够生存,取决于人们在多大程度上理解经济学,并遵循经济学的告诫:人类可以不遵循经济学,但是最终倒霉的是人类而不是经济学。

    童大焕这么多年研究城市化,只研究一个东西:
    人们往哪里走?他们为什么要往那里走?背后有什么逻辑和规律?

    把两段话研究清楚了,《云端对话》这本书就读清楚了。

    所以,张老师推荐的几本书,如《经济学原理》《经济解释》《人的行动》《人,经济与国家》这些书是要好好读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云端对话》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ur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