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梦华录》这部电视剧,一贯没有耐心看剧的我用倍速加快进的方式走马观花地了解了剧情,很多地方其实都没有看得很仔细。剧中有大量的情感戏份,这些对我而言已经毫无兴趣。而悬疑和推理又因为看得太快而记得不是很准确。且在故事的最后有很多情节设置也觉得比较魔幻。但总算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算是大圆满的结局。
其中让我产生疑问的是剧中对皇帝和皇后的称呼。皇帝称为“官家”,皇后称为“圣人”。我虽然有一些疑问,但我觉得这么火的电视剧不会是台词出错,应该是我孤陋寡闻,不知道宋朝的称呼与后来我们熟知的“皇上”“陛下”有所区别。
带着求知的心,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有很多人都曾查问过这个问题。看来喜欢刨根问底的同学还不少呢。查询的结果并不出我所料,果然在北宋时期,对皇帝的称呼的确是“官家”。所谓"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为皇帝要至公无私,所以才称为“官家。”其实这个说法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而称皇后为“圣人”则要追溯到武则天时,她和唐高宗曾并称“二圣”,后来就称皇后为“圣人”。至于“皇上”“陛下”这些称呼则是在明清时期才成为普遍地说法。这些都是网络上的资料,我手头没有官方的史书可查,如果想知道更具体的演变过程,恐怕需要查阅更多的资料才行。
不过我记得《水浒传》中就曾多次提到“赵官家”这个说法,指的就是当朝的皇帝。这也可算作一个佐证。
当了多年的语文老师,现在似乎有了一点职业病。看到错误的字音字形就不舒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者文学知识就想要弄个明白。我想,这也是一种探索的欲望。当我们知道的越多,对未知的东西就会有更大的好奇和兴趣,当然也就更能察觉自己的浅薄。
查阅资料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了,知识获得了,这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或许者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