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动物只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雄鹰之所以能够到达是因为它们拥有傲人的翅膀;而蜗牛能够爬上去就是源自专注:认准了自己的方向,并且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中国古谚语
1.人们在看书的时候,通常有20%~40%的时间在走神。在构建理解网络时,走神越多,我们看到的信息就流失得越快。
2.神经通道是思想和经验的载体,我们看书的过程就是大脑把这些神经通道联结成神经网络的过程。与这种深度理解形成对立的是中断和干扰,并且以最具诱惑力的互联网为代表。网上形形色色的消息破坏了我们全面理解的能力。
3.故事不仅可以吸引专注力,还可以维系专注力。对于传媒、电视、电影、音乐和广告等“专注力产业”,玩的是零和博弈,甲的胜利就意味着乙的失败,讲故事的传统并未丢失。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第一章 隐形的翅膀
1.专注力贯穿于无数心理过程中,最基本的方面包括理解、记忆、学习、感觉和知觉、理解他人的情绪以及良性互动等。
2.专注力可分为三种类型:内在专注、对他人专注和外在专注。
3.对于追求业绩的领导者,他们需要具备三种专注力:内在专注,可以使他们聆听直觉和价值观的声音,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对他人专注,使他们与他人的关系更加和谐;外在专注,可以让他们在广阔天地任意翱翔。
4.“专注力”(atten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attendere”,意为向前延伸。专注力能够塑造并决定我们的经验,让我们与世界相连。认知神经科学家迈克尔·波斯纳和玛丽·罗斯柏曾经写道:“专注力机制构成了我们感知世界以及自主调节思想和感受的基础”。认知神经科学界安·特丽斯曼认为,我们对专注力的运用决定了我们所看到的东西。用《星球大战》中尤达大师的话来说,就是“注意即现实”。
5.早在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就对即将到来的信息社会提出了警告:“信息消费的是人们的专注力。因此,信息越多,人们越不专注。”
第一部分 什么是专注力
第二章 专注力:最基本的元素
1.分散专注力的事物包括两大类:感觉干扰和情绪干扰。
2.专注力高度集中时,前额叶皮层的关键回路与意识指向的目标达到了同步状态,被称为“阶段锁定”(Phase Locking)。
专注力越集中,神经回路的锁定能力就越强,但是如果思想涣散,无法集中专注力,同步现象就会消失。
专注力越集中,学习效果越好。
第三章 专注力: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1.自下而上意识有如下特点:
按照大脑的时间衡量,运行速度更快,以毫秒计算;
不自主的和自动的,永远处于开启状态;
直觉性的,通过关联网络运行;
冲动的,由情绪驱动;
指挥习惯性行为,指引行动;
管理关于世界的各种心智模式。
2.自上而下意识有如下特点:
运行较慢;
自主的;
需要努力;
具有自我控制能力,(有时)能够压制自动反应,抑制情绪冲动;
能够学习新模式,制定计划,(某种程度上)监管自动行为。
3.主动性注意、意识行为以及有意选择属于自上而下意识,反射性注意、冲动行为以及行为习惯属于自下而上意识。
第四章 “神游”:激发灵感和创意
1.从本质上说,“神游”即意识的漫游,它转移了我们对当前任务的专注力,影响了我们的表现,对需要认知参与的事务影响尤深。“神游”也许会妨害我们对当前任务的即时关注,但在某些时候,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的重大问题。此外,“神游”还可以激发灵感。
2.“神游”的积极作用还体现在:展望未来的前景、自我反思、把握复杂的社交生活、孕育创意想法、提高专注力弹性、消化学习的内容、组织记忆、思索人生,以及舒缓紧张的神经。
3.经典的创造力阶段模型,大体上与专注力的三种类型相对应:首先是专注力导向,我们在所有类型的输入信息当中进行搜索和分析;其次是对具体的创造性问题的选择性注意;最后是开放性意识,展开自由联想直至解决方法浮出水面,然后专注于解决问题。
4.在灵感闪现之前,大脑通常处于放松、开放的休息状态,以发射阿尔法波为特征,这表明大脑正处于幻想状态。大脑把各类不同的信息存储于分布广泛的神经回路中,因此,思想的自由翱翔使我们更有可能产生顿悟与灵感。
5.天马行空的联想要孕育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成果,还需要恰当的氛围。我们需要空闲的时间,保持开放的心态。灵感总是在人们散步、沐浴、坐长途汽车或旅行时从天而降。时间宽松催生灵感,时间紧迫扼杀灵感。
第五章 寻找内心的平衡
1.冥想的一个根本指导原则是:“一旦觉察到自己走神,立刻重新集中专注力”。“一旦察觉”是冥想联系中的概念。我们走神时,几乎不会注意到意识本身进入了其他轨道。
2.专注力较强的人,能够觉察到周围更多的情况,在片刻之间捕获和记住的细节信息要多于大多数人。
3.在全局意识下保持开放的专注力,能使你内心平静,避免自下而上意识主宰,诱使意识做出消极或积极的判断和反应。
开放性意识还可以减少“神游”。
我们的目标是,想“神游”的时候“神游”,想专注的时候专注。
4.专注力的恢复:缓解专注力疲劳的办法与缓解生理疲劳的办法一样——休息,在安静的环境中放松休息,最适合放松的环境是大自然。
定期做些“不插电”的活动,就会保证我们有出色的表现。闲下来有助于专注力的恢复和情绪的稳定。
相较于在市区散步,在植物园散步对于恢复专注力的效果最好。
第二部分 自我意识
第六章 倾听内心的声音
自我意识有两种主要流向:一种是宾我(me),“宾我”构建了关于我们过去和未来的叙事;另一种是主我(I),“主我”让我们活在当下。我们已经知道,“宾我”将我们过往的经验联系在一起。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我”仅仅存在于即时的原经验中。
“主我”是我们对自身最亲密的感觉,它汇集了零散的感官印象,尤其反映了身体的状态。大脑通过岛叶与身体各部位产生联系,这构成了"主我"的基础。
第七章 用他人的眼睛看自己
1.我们的自我感觉起源于社会互动,而他人是我们的镜子,反映我们的形象。“我是我认为的你心中的我的样子”。
2.学会了解自己的声音(比如听自己的录音),学会让自己的声音充满同理心和关怀。要像别人倾听他们那样,倾听自己的声音。
3.群体思维的盲点: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第八章 自控力和意志力
1.专注力可以调节情绪。调节情绪冲动需要执行注意系统,这种能力一般在幼儿3岁时才开始发展。这时,他们显示出“需要意志力控制”的能力,即有意注意,忽略干扰和抑制冲动。大多数儿童到了8岁,他们的执行注意系统会达到更高的水平。执行注意系统可调节其他负责认知技能的神经网络的运作,比如阅读理解和数学运算,以及一般的学习。
2.自我意识可以确保我们所做的一切走上正轨。元认知,即关于思考的思考,使我们得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并在需要时进行调节。元情绪能起到相同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感受和冲动的走向。
在大脑的构造里,自我意识的作用是调节自身情绪,并感知他人的情绪。
3.表观遗传学,即研究环境影响基因的科学,表明遗传基因不能单独产生作用。基因相当于生物化学的开关,如果它处于关闭状态,我们相当于不具有这种基因。基因的“开启”有多种形式,包括我们吃的东西、体内化学反应的过程,以及我们学习的内容。
4.传授自我调节的技能对于大脑相关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儿童,可以起到重塑大脑中部分网络的作用。(延迟满足)
5.注意的形态和类型有很多种,其中有两种对自我意识最重要。选择性注意使我们关注一个目标并忽略其他一切;开放性注意使我们广泛吸收周围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信息,并发现可能会被我们忽略的蛛丝马迹。
第三部分 读懂他人
第九章 情绪信号
第十章 同理心:对他人的专注
1.对情绪信号极度敏感,是认知同理心(Cognitive Empathy)达到顶点的标志。同理心是对他人体验的关注能力,认知同理心属于同理心的三种主要类型之一。认知同理心使我们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在揣测他人感受的同时调节自身情绪。这属于自上而下的心理过程。
与此相反,情绪同理心(Emotional Empathy)指的是我们与他人感同身受,我们的身体状态随着他人的喜怒哀乐而高低起伏。这种协调一致往往出现在自动的自下而上神经回路中。
认知同理心或情绪同理心表明,我们可以识别他人的想法,与他人感同身受,但这不一定会引发我们对他人福祉的同情和关怀。同理心关怀(Empathic Concern)是同理心的第三种类型,它更进一步引导我们关怀他人,促使我们帮助有需要的人。
2.有了认知同理心,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人观察和思考的方式。观他人所观,想他人所想,这有助于我们按照他人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表达。
第十一章 社交敏感性
我们对于自身在社会阶层的定位,似乎决定了我们投入专注力的多少。我们感到社会地位低下,就会更加敏感;社会地位较高,就会无所谓。因此,你越关心别人,就越关注别人;你关注越多,就越关心。专注力与爱交织在一起。
第四部分 专注我们的大世界
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系统和模式
1.模式探测体现了系统意识的参与。
第十三章 难以看见的世界
第十四章 未来就在眼前
1.大脑的认知工具对关系人类生存的事物非常敏感。我们天生对于微笑和皱眉、咆哮和婴儿有着敏锐的专注力。但对于支撑人类生命的地球系统所受到的威胁,我们的神经雷达却没有拉响警报。这些威胁不是过于宏观就是过于微观,以致于我们无法直接注意。所以,听到全球系统出现危险的新闻,我们的专注力回路往往会置若罔闻。
第五部分 专注力:巧妙的训练
第十五章1万小时之谜
1.长时间的训练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对于任何领域的专家,训练时保持专注才是成败的关键。
巧妙练习一定要包含反馈回路,练习者根据反馈意见发现并纠正错误——这就是舞蹈家对着镜子练习的原因。
反馈很重要,专注也很重要,时间不是唯一重要的因素。
学习改进技巧需要自上而下意识。业余选手在达到自下而上自动运行的某个水平后,就会满足于现状,在自下而上的模式下,不管练习时间多长,技术水平几乎不会再提高。专业选手与此相反,他们一直保持自上而下意识,有意识抵制大脑转为自动运行的冲动。他们主动专注于还没有达到完美境界的技术动作,纠正比赛的无效行为,完善比赛的心智模式,关注有经验教练反馈的细节。高手从来不会停止学习。
2.单点聚焦(One-pointed Focus)冥想的本质与意识锻炼很像,都与专注力训练有关,把专注力集中于一点,一旦察觉到自己走神,就把专注力带回原来的聚焦点,保持专注力,如此循环往复。
3.无论我们想提高运动或音乐技巧、增强记忆力,还是更好地聆听,巧妙练习的核心要素都是一致的。最理想的是乐趣、巧妙的练习和全情投入三者有机结合。
第十六章 游戏如何影响了大脑
第十七章 不再分心的训练术
1.正念练习增强了专注力,特别是执行控制能力、工作记忆能力以及保持专注力的能力。每天20分钟的小练习,连续4天,就能看到效果(当然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持久)。
谷歌正念导师米拉贝·布什的有声教程《工作中的正念》
2.自我反思,拓宽视野:每天或每个星期留出一点儿固定的时间来反思,有助于克服每天火急火燎的心理,评估现状和展望未来。
3.社会需要三种专注力:关注自身幸福,关注他人幸福,以及关注塑造人类生命的宏观系统。
第六部分 领导者的专注力(略)
第七部分 大图景:拥有未来的专注力
(注释:阿尔法脑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它可以减少紧张感,压力和焦虑,这样也可以提高您的免疫能力。如果您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做有创造力的人,在众人面前使自己表现出色,无论是运动表现还是其他方面的表现,您更应该借助阿尔法脑波的帮助。听阿尔法(ALPHA)脑波音乐方法可以提高大脑中阿尔法脑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