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即将迎来中国传统春节,也就意味着在外面的游子们都将陆续准备回老家过年了。
我想在回家过年时有一个问题应该是很多家庭都需要面对的,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些分歧。
而这个问题就是回谁家过年?婆家还是娘家?
站在通常的逻辑来说,一般都是顺其自然的回婆家过年,这是绝大部分的地方的传统习俗。
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这种在婆家过年的习俗已经被打破。比如我遇到的一些不一样的情况就有以下几种:
1.远嫁的。有一个初中同学嫁在外省,本来过年时间假期也并不是那么长,如果两边跑来跑去自然时间就会更加不够用。所以这个同学一直采取的方法就是婆家和娘家轮流过年,他们一开始就说好了,所以也不存在因为回谁家而起争执之类,她这个方法一直在使用,并且他们夫妻感情也非常好。应该说这也是一些远嫁的朋友们在使用的比较合理的方式。
2.独生子女类型的。有一些独生子女家庭,身边所看到的情况,有的家庭也会选择两边轮流过年的,但也有的就会把双方父母接到一起过年的,接到一起过年算是比较好的,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条件,况且很多老人是不太愿意的,他们宁愿两个老人家在自己家里过年也不愿意去城里或者去到亲家那。所以子女们即便有这个心也不一定能如愿。
3.嫁的近的。尤其那种在同一个村的,这对父母来说可能是最理想的,即便是独生子女,由于近,子女们可以中午在娘家晚上在婆家,甚至年夜饭还可以两边吃。所以这种情况对大家来说都方便,也是父母辈们最喜欢的。有一个姑姑的儿子娶的老婆,以及女儿嫁的婆家就都在附近,哪怕饭点了,一个电话几分钟就到了,确实感觉姑姑和姑爷幸福指数还挺高。也终于能体会做父母的不太愿意女儿远嫁了,着实是很不方便的,有一些条件不允许又远的,受各种因素影响可能要好几年才有机会回去一次娘家。
好了,原本是想写一下昨晚与先生聊的一段关于回家沟通对话,结果扯远了。
拉回来说说自己吧,我算是嫁的不远不近吧,省内,婆家到娘家原来是要四到五个小时,感谢交通越来越发达,目前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了。转眼我们结婚十年了,在婆家过了九个年,其中有一年爸妈身体原因,到过年前几天才出院,所以就留在家里过年了。但我们即便在婆家过年,年前年后都会回去看父母,每年都如此,所以虽然有点远嫁,比较而言回家也算多的。
问题来了,昨晚先生说他们上完周五就放假了,接下来天气不太好,我们就直接回他们那,年后早点去我们家,今年爷爷刚走,家里所有人都会回老家陪奶奶一起过年。我说我还得回去一趟看看他们,先生觉得也没有什么事就没必要两边跑,太难跑了,过了年就回我们那了,我说以前不都这么跑的吗?况且离过年还有那么多时间。而他又看到姑姑他们还有堂兄弟那些都陆续从外地回了,可能也很想回。因此我们就有了不一致意见的讨论,后来他说我是带着情绪的,我说我没有带情绪,就是想尽我的努力多陪陪他们,说着说着,他说我们其实一年下来没少回去的,这一年每个月都有一两次,有时一个月三次都有过,我说这个不是我们应该的吗?他说他不是不同意,就是觉得也没什么事接下来天气不太好就不用跑来跑去,但我还是坚持,然后自然就又提到了很多其他的一些事情,他会始终觉得我带着情绪,我感觉不同意带下情绪,一来二去,居然就这个事情聊了一个多小时。因为他又提到了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家呀,娘家那更多的应该是我哥哥他们去承担,我们做好该做的就可以,他又觉得我哥什么都喜欢找我一起,不管什么都给我打电话,哪些我该管,哪些不该管,什么事情应该怎么处理等等一大通讲解,当然对有一些事情我也是都是能站在正确立场的,该认同的认同,但也始终坚持我自己的年前回一趟家的立场,毫不动摇,所以硬是聊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他也让步说那先去我们那几天再回他们家,但今年早点回他们那,因为今年好不容易放假也早点,并征求我意见说你看这样行不行。自然是同意这样的决定。
说实话,其实去他们那,我啥都不用干,只用带着菠萝玩一下,然后饭点吃饭就行,过年大家都回来了,有六七个堂兄弟姐妹及他们的孩子们住在同一个院子里,也热闹,所以过年回去说起来算是很舒服的。当然一般我还是会尽量找点事帮忙做做,哪怕是摘个青菜啥的,拖个地啥的,通常孩子他奶奶会说不用帮忙,可能是在家做习惯了吧。
因为小时候爸妈在外面做事,家里就是我和我哥,煮饭,准备菜那些,还有放假得割猪草,鱼草,牛草等等。
由此有时候,我会觉得确实我也还是会受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总觉得很多事情是我应该做的,或许这是思维被固化了?但总体来说还是改了很多的,现在看到书多一些了,接触到的人事物也多了很多,同时先生还是给了很多引导和启发的,因为他虽然说话很直,但也有站在我的立场去思考,并且相较于过于感性的我来说,他是非常理性的,就像他说的,有些东西听他的不会错,其实我也知道他很多时候是不希望我那么累,想那么多。
好吧,在他面前我是承认有时候会情绪化,况且情商不如他高。这些是需要提高的,慢慢修吧。瞬间发现,虽然有时候也会偶尔有对他一些不满和我不理解的地方,比如不怎么看书,脾气来了会很物业吵架,在公司看不顺眼人事部门直接就在会议上指出问题得罪一个部门的人等,但终究这些恰恰是我在乎的和我不敢于去面对的,所以我们不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只要绝大部分的想法和事情是认同的就足以。
回归到这场关于回家的交流,我觉得最终是双方能接受并达成一致的就是完美的,感悟就是没有什么事情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当然重点是要带着解决问题的想法和目的并坚持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