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吃着饭看《西游记》时,当当网发来书香节满减活动的通知,这才惊觉:原来423世界读书日又快到了。
对于读书人来说,世界读书日的意义不在于有没有读书,而在于又有活动买新书了。本着不读旧书不买新书的原则,必须要消耗一定量的旧书,才能买少量的新书,不然就会“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贻笑大方。
所以,为了多买几本新书,就要趁着读书月消耗一波旧书了。
选书根据个人喜好,对应读书群当月读书主题。
读书主题4个,一是书名带地名,二是书名两个字的华语文学,三是出远门前想读完的书,四是封面有绿色元素。另外还有一本共读书目《山月记》,一个共读作家米兰昆德拉。
话不多说,书单如下。
01 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喜欢李娟很久了,却只读过她的《春牧场》,很是惭愧。李娟的书就是你可能想不起来去看,选书也很难想到她,但只要一翻开,就会在心底开出花来。
在快节奏的今天,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看书,而能静下心来看书的人又有多少能放弃剧情刺激的小说或者知识丰富的社科,慢腾腾地读一本散文书呢。
之所以把李娟放在喜欢的作家行列,大概就是想为自己的焦虑生活寻找一片宁静之所,用来歇歇脚,再出发。疫情当下,工作不稳,心绪难安,未来不可期,就用《阿勒泰的角落》抚慰心灵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521/608d8fe2f0fcfc6a.png)
02 阎连科《她们》
阎连科是一个很神奇的华语文学作家,业内评价很高,对外却是小众。他身上有个很有意思的标签,禁书作家。别的作家写出来作品要考虑的是能不能得奖,能不能大卖,阎连科的作品出来要考虑的是能活多久。根据他的《丁庄梦》改编的电影《最爱》,郭富城、章子怡主演,播出的时候都不能写上一句“根据阎连科作品改编”,由此可见一斑。
阎连科的小说不是很好读,它不快乐,不爽利,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极致的美和丑相互交融,人性的善和恶彼此争斗,冲击着人的精神,使人灵魂震荡,久久不能平静。
当年读完《丁庄梦》,脑子一片空白,万物仿佛虚无,呆坐了好久。阎连科在后记中提到,自己写完《丁庄梦》后对着白墙呆坐了一下午。这样看来,他的文字大概有隔空打物的效果,传染性极强。
但据说他的散文很好读,听很多人夸赞他的《日光流年》,很遗憾没有读过。这次选的《她们》是近两年的新书,和余华的新书《文城》相差时间不多,宣传却比《文城》差太多了。两本都想看,《她们》就在书架上,就先睹为快。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521/5f5a259af17c6d3c.png)
03 爱丽丝·门罗《逃离》
这本书是在多抓鱼上淘来的,当时还不知道这个作家,只是看评分不低才入的,后来才知道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因为是短篇小说集,看一篇就可以放下的那种,所以几年了也没看完。
如果要出远门前选一本书读完,那一定是这本书啦。从入手过程到作家到书名,都和旅行很搭。可惜了,不能真的出远门。
假装自己读完就要远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521/4f17c951ea8ef8de.png)
04 小川糸《山茶文具店》
这也是上个月的遗留书目,看得有点慢,还剩下一些。和李娟的风格有点接近,简单生活中的淡淡美好。只不过李娟写的是北边的阿勒泰,小川糸写的是南边的镰仓。
我是从这本书知道镰仓的。它在镰仓幕府时期十分繁荣,大概历史书上也提过,只不过我不记得了。这本书中的山茶文具店就在镰仓,字里行间能感受到镰仓的慢节奏生活,发现有爱的小细节。
因着这本书,上个月还看了几部日本电影,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和《海街日记》,还有北野武的《菊次郎的夏天》。都是那种没什么激烈剧情的片子,镜头很慢,人物很近,音乐很轻,情感很细腻,看着看着就走了进去,因一个微表情哈哈大笑,或因一句普通的台词泪流满面。这种片子是可以反复看的,晴天看和雨天看的感觉都会不一样,回头试试。
《山茶文具店》也很慢,晚上看会看睡着的那种,但是会做甜梦。而且看着特别想手写信,也会想念老朋友,会很心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86521/af22be94c3b85035.png)
05 其他
共读书目的《山月记》之前看过,共读作家米兰昆德拉我觉得我可能还是看不懂,以后再说吧。
还有几本最近被种草的书,《孟买:欲望丛林》《日本沉没》《退稿图书馆》,如果时间充裕,可能会读一读。
你们有推荐的书吗?或者最近被种草的书?欢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