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今天是老父亲第一次坐“轿“”吧。
老父亲今年已九十三岁了,他一辈子酒不喝,烟不抽,五脏六腑向来没啥毛病。可惜的是,60多岁的时候,他去县城,站在路边,被一辆自行车撞上了。换一般人,应该问题不大,可父亲人高马大,个头超1米8,跌坐在地时,竟把右大腿股骨头跌坏了,不得已,换了个进口钢球,算是落下了半个残疾。早些年行走还好,随着年岁增长,行走越来越不便,近几年,他活动范围就限于室内了,渐渐地不太愿意走了。父亲个高体重,现如今,上下楼就成了个大问题。
这不,到大哥家过年,已满两月。今天,接她来三姐家。途中,我让先生把车停到一公园内,本想让他下来看看风景,透透气,因为送到楼上,他就不下来了。可他实在不太喜欢动,反而很生气,眉头都拧起来了。没办法,只得依了他。车子走起,一会儿就到了三姐家的楼下。
考虑到老父亲上楼实在太喘了,这个问题现在成了我们子女和他自己的心病。这次,我向大哥建议,我事先找好了路边的小挑子,要么背,要么抬。
没想到,那个相熟的挑夫,又带了3个人,总共4人,阵势挺大。其中有个40来岁的,急性子,有点鲁莽。上来就要背着上楼,我赶忙给他介绍父亲腿曾受伤的地方,让他当心。可惜他个矮,根本没法背。熟悉的周师傅个最高,换他来,其他人在两边架着,只走了三四级台阶,父亲的脚还是拖着地,也行不通。询问父亲什么感觉,告知我这样胸口压得疼。
只能用上事先想到的方案:坐轮椅上,抬!父亲坐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难为了几位师傅。姐家的楼道太窄,人只能上下站,不能从左右同时抬,刚开始,几位师傅找不到怎么配合合适,好不容易抬上一层。先生建议把轮椅调个方向,解释了一大圈,那几位师傅才弄明白意思。嗬,这下比刚才好抬多了。
虽然好了一点,几位师傅还是免不了蹭一身墙灰,费一番力气,。抬一层,歇一下,再抬一层,再歇一下。我拍了一张图,看上去此时老父表情很放松,甚至似乎是悠然的了,想想,这样晃晃悠悠,坐“轿”的感觉的确应该是舒服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3658098/fac3112487a94907.jpg)
终于安全到了,扶父亲下了“轮椅轿”,我感谢周师傅,跟他说暑假需要到我家,免不了还会请他。周师傅忙说:“就在你三姐家过呗。”哈哈,难不成一次就让他们抬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