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苏轼

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苏轼

作者: 逸上尘 | 来源:发表于2022-02-24 11:56 被阅读0次

          万顷风涛不记苏,雪晴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唇得酒烂樱珠。樽前呵手镊霜须。

          这是一篇在词史上值得十分重视的作品。在此之前的文人词作中,还未发现过用词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关心人民疾苦的。苏轼本来一贯比较关心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北宋王朝“取之无术,用之无度”的政策所造成的民穷役重的状况做为不满。他主张轻徭薄赋,认为民裕才能国富,食足而后兵强,反对以“国用不足”为由,而“求广利之门”。基于这种思想,他反对新法言其于民不便,并因此屡排挤,终受陷害贬谪。他谪居黄州一年多后,因生活困难,躬耕东坡。垦辟之开,使他进一步体会到“湿薪如桂米如珠”的民生疾苦,而写下这首小词。

          在艺术上,这首词的最大特点,是以乐景表忧思,以艳丽衬愁情。这种相反相成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成功,完全符合生活的逻辑。下片的“翠袖”、“白雪”相映成趣,“绛唇”、“樱珠”艳上加艳。但是,这些艳丽的场景,却和“樽前呵手镊霜须”的愁苦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鲜艳的青春形象,愈衬出词人容颜的衰老。词人摄取“呵手镊霜须”这一富有典型特征的动作,极大地增强了艺术的形象性和含蓄性,深刻地揭示了抒情主人公在谪贬的特定环境中的内心世界。这一忧思的形象,很像以白雪萦绕翠袖和鲜艳的绛唇为背景的特写镜头,对比强烈,含蕴丰富、深刻。从艺术感受来看,上片比较明快,下片更显得深婉,而上片的情思抒发,似乎在为下片的无声形象作提示。这样,上下两片的重点,就很自然地都落在最末的无声形象上,从而展示出词人因济民无术,处于身不由己的境地,容颜日衰,而又不甘心的复杂感情。它们彼此呼应,互为表里,而全词也就靠这种内在的思绪脉络和谐地统一起来,表现了词人一个昼夜的活动和心境。

    (此文转载,略有删减,原作者:邱俊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ez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