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怎么理解《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观点?

怎么理解《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观点?

作者: 张玲琅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23:30 被阅读0次

文/张玲琅

《赤壁赋》第三段,苏子开导“客”时,提到这样一句话: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第一句比较好理解,从变化的角度来看,万事万物与我们一样,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所谓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第二句理解起来就比较难了,从不变的角度来看,世间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好羡慕的呢?世间万物,如日月星辰,永恒不变,而“我”的永恒不变该如何解读?

在这里,我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种,这里的“我”代指人类,世间万物不变,人类代代传承,这样说来,人类也是永恒不变的。那么上一句中的“变”则代指个体生命会随着时间消逝,与之对应,人类一代一代无穷已。人类的事业也是一样,虽然个体生命有限,不太可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但后人可以接力,我们今天的好时光都是因为一代一代人地不懈努力得来的,所以,不可沉浸于自身渺小、人生短促的悲伤之中。

第二种,这里的“我”值得是道家思想“生和死都是人生存在方式”的生死观,在道家思想里,生死如同四季交替,都是大自然赋予生命的状态,“我”和世间万物一样,不会真正的消失,所以,何必感慨悲伤。苏轼本身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再加上自己屡遭苦难,对生死已经看得透彻,这一理解,也说得通。

第三种,这里的“我”代指他的精神世界,即使苏轼的肉身有一天会消失,但的历史和他自己的作品会记录他,会传达他的精神,他会在千百年之后遇到你我这样的读者,从你我之中发现知音,这样看来,他的精神是可以永存的。

这是我的一些拙见,越是深读,越觉苏轼思想高远,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真正的超然物外, “乌台诗案”折磨了苏轼,也是成就了苏轼。

相关文章

  • 怎么理解《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观点?

    文/张玲琅 《赤壁赋》第三段,苏子开导“客”时,提到这样一句话:盖将自其变着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

  • #新年觉醒#day1《改变:问题的形成与解决问题的原则》

    第一编 变与不变 第1章 理论的观点 “变与不变” -->The Theory of Groups vs. The...

  • ⊙立体定域

    . “立体定域”是以 变中不变,不变而变 为研究对象的机制体量法。 将变近似地定域为不变, 来分析理解把握其变化;...

  • 改变1

    第一章 理论的观点 关于变与不变的关系,寻找到群论和逻辑类型理论作出解释,探讨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怎样利用变与不变来...

  • 事中变与不变

    班里的节目搬到初赛的舞台,将我们排练的成果展现出来后,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真就开心的很自然),相信班里很...

  • 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生活在这个变革的时代,人们都面临着变与不变的问题。一个朋友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很有道理。变是创新,变是突破。是适...

  • 成长中的变与不变

    浴后更衣,啤酒冰爽,地毯柔软可亲,席地而坐。窗外雷雨,暗夜霓虹混着大雨和泥泞,整个世界一片糜烂,斑斓万丈。 我心却...

  • 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文|老谭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这句话的道理,我深以为然。最近一年的时间,因为坚持跑步(确切地说,...

  • 爱情中的变与不变

    文/燚不语 夏天的夜晚 微风拂面吹来 有种咸咸的味道 身边一起散步的人 能感受到的却是甜甜的味道 是风的多变 还是...

  • 生活中的变与不变。

    昨儿学习累了,就带着弟弟去村子里的小卖部买零食,我家到小卖部也就几百米的距离,我却在这短短的距离中感受到这个村子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么理解《赤壁赋》中“变与“不变”的观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hc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