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南京大屠杀》

读《南京大屠杀》

作者: 与你共悲沧 | 来源:发表于2022-07-23 18:15 被阅读0次

    毫无意外,本书给了所有我预备希望看到的东西。

    南京大屠杀—字眼所及,满目疮痍,30多万人,一座历史文化古城的泯灭。这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事,然而仔细读来,却发现,在死亡人数之外,还有更多让我们难以相信的事,比如手段之残忍,比如中国军人的丢盔弃甲不战而逃,比如蒋介石的撤军命令,比如外国友人的拼死保护,以及,日本右翼的不过悔改毫无廉耻,简直震惊世界。

    如此,一一整理叙述一遍吧。

    第一,伤亡人数之多。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大概在26—35万人,经过多方统计,我们把人数大概定在30人,而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伤亡61000人,法国108000人,比利时101000人,荷兰242000人。我并不是说其他国家伤亡人数没有我们多就应该觉得不公平或者是想要说明我国当时有多弱不经风,生命面前,本无贵贱,也没有多少,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权利。我想说的是日军屠杀这么多人却不知悔改,30万人的生命在他们面前居然轻若鸿毛。

    第二,手段之残忍。根据国际惯例,战争不应该伤害老弱妇孺,不虐杀儿童。而在日军那里,所有的规则都是说说而已,没有人在乎那些老人儿童是不是具有杀伤力,是不是对战争有着重大威胁,仅仅因为他们是中国人,就惨遭屠杀。手段卑劣,引诱欺骗,坑蒙拐骗,抢劫,强奸,杀人游戏,毒气弹……所有我们难以置信的手段全都被加诸在这些手无寸铁的平民身上,那一刻,日军宛若地狱来的厉鬼。

    第三,日本政府的不承认甚至是歪曲历史。每次看到新闻上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我都会想到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供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陵墓前长跪半小时赎罪的报道,同为侵略国,德国的认罪态度成为新的德国民族精神。我们并非揪住错误不放非要进行复仇或者永不原谅的国民,事实上,大多数人在德国认罪态度良好时就已经原谅了他们。历史不能重来,带着爱与宽恕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而反观日本,拒绝承认历史,否定大屠杀,篡改历史课本,甚至暗杀有关言论的一些人士…他们想尽办法去修饰,掩盖自己的错误,却不曾想过这种状况下那些南京遇难同胞的家人面对不自省不道歉的民族时是何等痛苦悲哀,是何等愤怒以及不原谅。

    话题走到这里,对于日本的侵略正面的窥探才稍见一目。接下来,我们从整件事的背面在走一遭吧。为了反省。

    第一,首先是蒋介石唐生智的战略失误,尤其是蒋介石,南京还有九万多军人驻扎的时候他竟然率先逃跑,作为一党之主,无论他有没有预测到撤军对整个局势带来的危害,都难辞其咎额。正规军队一撤,我们相当于把南京城的百姓直接摆在日军面前。我曾看到过一句话,让百姓在自己家门口亲历战争是军人的耻辱,蒋介石弃城而逃,军队四散逃开,可见军人思想训练不够,整个队伍一片涣散,从内部来说,这实在是我国人之耻,我军队之耻,而作为军队主要领导,蒋介石实在难逃谴责。

    第二,在南京设立国际安全委员会的各国外人道主义者此时显出了巨大的勇气与牺牲,他们护着与他们毫无关联的人一路风雨同舟,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却一直记得生而为人的责任和使命,他们比当时的我们,勇敢的多。最让人感动的莫过于约翰拉贝在回国后处境艰难,南京人民听说后千里救济,真真上演了一场你护我周全,我养你到老的异国佳话。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或者说人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剩的人性光芒终于在安全委员会与百姓的互动中在中华这片大地上重新闪现,这好像让人于茫茫宇宙中突然看见了同类,远处的微光忽然就照亮了整个星球一样让人难以抑制的高兴和难过。作为在他们自己国家声名显赫的作家,医生,记者,他们本不该如此狼狈。

    第三,关于远东国际法庭的审判,政治或者说统治者的意志终于再次在无数个体与国家面前取得可耻的胜利。由于冷战,由于当时中国力量的弱小,由于种种原因,南京受难同胞无法获得战争赔偿,他们依然承受着巨大的身体压力与精神恐惧苟延馋喘。内战,新中国刚成立,中国处于一个政治荒芜和百废待兴的新局面,没有人有空去关心那些深受战争之苦的人,这时候,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一城百姓无足轻重,当个人与集体相冲的时候,个人利益不予考虑已成为我们的思维定势。

    第四,像作者一样,我们来考虑一下日军如此残暴的背后原因。总结来总结去,却不外乎两个字—复仇。日军从很小开始就接受军国主义教育,他们仿佛天生的认为他们就应该侵略别人。军国主义教育下严苛的手段让他们把自己受过的种种虐待全都十倍百倍地报复在中国人身上。对我们受了几千年人类文明教育的人来说,很难相信几千年的修养会在一夕之间毁于一旦。我们必须时时刻刻警醒自己,生而为人,要有高等动物的悲悯和慈善。人类取得无数成就,但人类底线也低的可怕,千年精神巨人,在罪恶面前顷刻之间倒地而亡。国家发展壮大的同时,进一步充实精神的巨人更需要我们一寸一寸的精进。

    最后,鉴于正好带历史课,我花了三天时间去阅读本书,想要系统的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前因后果。我认为本书给出了所有我想要的答案,逻辑清晰,值得一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南京大屠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mb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