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往往习惯于盯住孩子的问题,无时不刻想要“纠正孩子”,致使亲子关系十分紧张甚至破裂。
问题是修正航线的机会。父母也需要成长,孩子是上天的完美设计,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07943/d838ed1e55abf237.jpg)
一、读此书的目的。
这本书关注的点,不是培养孩子,而是培养父母。
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少走弯路,一生健康平安快乐。但人生是没有保证的。这本书能帮助我们,实现情绪上的成长,在孩子的教导下活出内在的智慧、耐心与爱,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
二、阅读后的收获和感受。
克里斯多福老师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亲子关系指导手册,更是一盏照亮心灵的明灯。书里有14个亲子互动练习,帮助我们有针对性地培训自己,提升自己做协作型父母的智慧。
例如:
1.如何观察孩子?
每天花十分钟观察孩子。只是看着孩子,注意孩子性格、态度、行为上你从来没有注意过的东西。不要做得太明显。
2.如何倾听孩子?
跟孩子展开对话。其中百分之九十到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你们都要倾听,对他们充满兴趣,问他们这一天过得怎么样、遇上了什么有趣的事、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3.如何赞赏孩子?
想一想你的孩子,问问自己,你能在他身上看到哪些天赋。接下来的一周,每天赞扬孩子的一项特质,说说你看见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4.如何放松我们自己?
每天抽出十分钟有意识地放松。缓慢吸气,从脚趾开始,觉察和释放紧张。向上扫描,直到头顶,尤其关注双肩、胸口和下颌。完成全身扫描后,用剩下的时间观察身体,轻松地吸气、呼气。也可以从头顶扫描到脚趾。当你放松下来的时候,跟孩子的互动一定会有变化。
5.如何让孩子教你?
可以是跟电脑有关的问题。不管具体内容是什么,你都是在创造跟孩子接触的机会,让他觉得自己很重要。
6.询问是什么让孩子感到受挫?
询问孩子,你说的什么话或做的什么事——或是没做的事——让他们感到受挫。你需要做好准备,耐心倾听孩子说的话。因为那听起来可能像批评或不知好歹的抱怨。在有些父母看来,这更像自找麻烦。请孩子给出建设性的反馈,从而了解自己的盲点。
7.问问孩子,你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或是没做什么,让他觉得不自在。
不要打断他,也不要跟他争论。事实上,你只许说三句话:1.谢谢2.再多说说3.对不起。
创造一个充满鼓励、信任和情感连接的环境。如果你们请孩子给出真实反馈,之后又为此惩罚孩子,那就不可能实现目标。这是一项艰难的练习,但也是最有效的成长方式。
8.每天花十分钟,请孩子指出你的错误。
每次听完孩子的反馈,也许你得喝点酒压压惊,才能振作起来。随着不断成长,父母会更关注自己,自己的行为、态度和情绪反应,也就没那么多精力去控制孩子了。
9.花10分钟认清你对自己身为父母的自我评判,然后向孩子承认这一点。
从写下这两句话开始:
身为父母,我有时觉得自己太过。
身为父母,我有时觉得自己不够。
用你想到的第一件事给句子填空。不要想太多。写好以后,你可以走近孩子,对他说:‘对不起,我对你太。’或‘对不起,我没有。’你也可以想象孩子站在你面前,在内心深处对他们说这句话。
10.问问孩子,你说的什么话、做的什么事让他们觉得有帮助或受鼓励。关键不在于问他喜欢你什么,而在于问他具体欣赏你哪一点。
请他回想小时候,也可以问问他,他希望你做什么来支持他。
11.请孩子说出我们的哪些做法让他感到受挫、哪些做法让他觉得受鼓舞?
根据他的反馈列清单:
受鼓舞:
不受支持或受挫:
12.看见你的孩子。
必须超越自己的个人看法、批判和期待,甚至超越你称为‘儿子’的这个存在,发挥你的内在洞察力,认清孩子的真面目。
13.“暂停”和“看见孩子”双管齐下
步骤如下:1.找个舒服独处的空间2.关掉手机3.放松眼睛4.全身放松,平静地呼吸,让孩子的身影浮现在脑海中5.问问自己:“这个孩子是谁?是什么?”保持观察6.十分钟后,缓缓起身,去做今天该做的事7.接下来的一周,只要你在孩子身边,就抽空问问自己:“这个孩子是谁?是什么?”
14.请孩子给你帮忙。
类似于此前请孩子教你东西的练习,但这次要包含体力活。想想家里有什么东西需要修理,或者你遇上了什么体力上的难题,请孩子协助你解决。旨在通过跟孩子分享体验,创造或强化亲子纽带。
三、接下来,我会采取哪些行动?
我会按照书里的方法,找机会练习。
四、3个月后会做什么?
重温读书笔记。在练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结,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父母。
五、书中言之有理的内容:
1.沟通包括言语、肢体语言和说话口气,其中最重要的是肢体语言,接下来是说话口气。言语是沟通中最不重要的部分。
2.为人父母就像一门武艺,最厉害的招式是在心境平和、情绪平稳的情况下施展出来的。
3.孩子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挑战,建立关系能让你们双方都从中学习成长。但一切要从你开始。
4.父母通常会传递给孩子这样的信息:照我说的去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去做。但孩子学东西更多是用眼睛看,而不是用耳朵听,结果通常是重复父母的做法。
5.做父母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而是走向智慧、情绪成熟、自我觉察的过程。如果你觉得孩子已经快要成年,再这么做已经太迟了,踏上这段旅程永远不嫌迟,死亡才是旅程的终点。
6.为人父母是唤醒铃。唤醒你,让你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感受,思维方式,意识到焦虑和愤怒时如何蒙蔽了你的大脑。
7.不管你犯了多少错,孩子总会让你看到自己内心的智慧型父母,只要你允许他在前方引领。
8.我们的大多数期待都是不切实际的,通常并没有考虑孩子想要什么,也没有考虑他们的天赋和才华是什么。我们只看见了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而这些东西掩盖了孩子的真面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