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记录事实
今天开运动会,好多班级都让家长送了帐篷,还有的班级有家长送来整箱的矿泉水。
第二步:写产生的想法
看着别的班孩子都在帐篷底下乘凉,内在的“小我”出来活动了:孩子们会不会羡慕别的班呀?!会不会觉得我们班不如人家班!
第三步:写感受
我到底要不要让家长送帐篷呢?
有点小纠结。
第四步:改写想法
我不想让家长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1.天气没那么热(最高温26度,刚好趁机锻炼一下孩子们的耐受力。
2.不希望送了帐篷的家长和孩子有优越感,其他家长和孩子有失落感。
3.可能也是在保护自己小时候的敏感和脆弱。
小时候,我就是家长没能力给班级做贡献的孩子,小小心灵倍受打击,有深深的自卑和挫败感。
第五步:观察现在的感受
没必要纠结。明天早上到校了,把问题交给孩子们。
问他们热不热,需不需要帐篷?愿不愿意锻炼自己的耐受力?愿不愿意接受别的班都有帐篷,而我们班没有的差别?
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刚好也是一次很好的育人机会。
看到我自己的不愿意背后,对自己内在小孩的满足和保护,我就可以收回这份投射,送与不送都可以。
第六步:我以后可以怎么做?
天气热,真的有必要就送,没必要就不送,无关乎太多的内在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