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餐时收到好友丽萍发来信息,问我要不要参加“教育行走300天写作挑战”?由于近日正想要恢复日更打算,于是欣然答应。
要知道答应一件事很简单,就是“是”与“否”的判断。而一旦答应成“是”,就要付诸行动来完成。于是按要求进群,完善平台信息,做好日更准备。
说到“读写挑战”,最初是七年前的暑假,由同学晓蓉引领参与。那时是21天挑战,每天300字的标准。虽然我喜欢读书码字,但持续不断地坚持写21天文章,还是有点底气不足。但在同行挑战的同学、好友的鼓励、支持和陪伴下,由刚开始写不出来的自惭形秽,到后来硬逼自己写够21天的挑战成功,让自己有了持续码字的信心。
之后又趁热打铁参与了简书平台“365”读写挑战。一年过去,我居然也坚持了下来,洋洋洒洒写了几百篇,获得了简书平台优秀创作者。从此,日更千字似乎成了家常便饭和每晚必做的功课。
就这样跟着简书平台的文友们坚持码字六年,写了几百万字,让职业生涯充实又丰富。
在生活中,与兴趣相同的人坚持做一件事的过程就是一种互相给力,给力的过程其实就是在激发自己的潜能。
时隔七年再次与丽萍、小琴、快乐英子、丽花等好友抱团参与教育行走300天读写挑战。虽然都是曾经在一起的读写文友,但都是博览群书、事业、能力超越常人的资深“大咖”。我想,与尺码相同的灵魂在一起远行,实乃幸运!那就在互相给力,互相学习中一起追寻教育的诗和远方!
一个人独行走的很快,而一群人行走走得更远, 也走得更快。因为这时候走路本身不再是目标,目标变成了谁走得更远或更快。在学习中,一个人独自学习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努力目标,就能够迅速把抽象枯燥的学习具体化成对一个鲜活对象的目标。于是,追上那个人就成为了目标。
工作中也一样,如果我们抽象地想把工作做好,常常会感觉没有方向。但如果把某一个优秀人物作为努力的目标,工作就会轻松很多,而且更加容易做出成绩。
相同,在挖掘个人潜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有一帮好学上进的友人互相给力,互相激励,一同前行,行走的步伐才会更远、更快!
再次抱团成长,预祝300天后我们都会遇见最美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