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汪曾祺的散文《昆明的雨》是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初读课文时,我就被文中作者娓娓道来的“雨中情怀”给深深的感动了!思绪跟着作者漫步在雨中,感受着昆明的雨季,清新而美丽,心中因随课文生出的感动而温暖着。文中作者用清新质朴的语言,描述了昆明雨季优美恬淡的情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之情。
我喜欢《昆明的雨》。于是一读再读!
打开课本,读着品着,不觉也感同身受,情有所牵,似乎那些年,那些落雨的日子里,许多的美好往事突然都浮现眼前,于是那雨,那物,那景,那人,那份藏在心里的情愫,夹杂着许多怀念都一股脑的升腾出来!这复杂的思绪一下子又勾起我内心深处的情思,于是坐立不安,“写”的意念牵引着我,让我静下来写点文字见解什么的,就算来抚慰一下,这颗易于感动的心吧!
文章开头除去第一段引子,第二自然段“我想念昆明的雨。”引出下文,给全文奠定了“想念”的感情基调,结尾再一次用“我想念昆明的雨。”收尾,照应开头,“想念”的感情再次升华,让人久久不能平静!两句独立成段,两个“想念”让人动情,多年以后依然“想念”昆明的雨!
因此,“想念”一词引人深思,作者为何如此的“想念”昆明的雨?反复朗读这两句话,体会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不同之处!两个句子的位置不同,情感突出的轻重不同,语气也不同!
两个“想念”的句子之间,是作者娓娓道来的雨中情怀,跟随作者的思路,慢慢的探寻“想念”的内涵!
原来昆明的雨季,“并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当然这些还不算是最“想念”的原因,往下读吧!
课文第七自然段首句“昆明菌子极多。雨季逛菜市场,随时可以看到各种菌子。”有牛肝菌,青头菌,菌中之王鸡枞菌,干巴菌,鸡油菌……每一个菌子作者都对它们描述一番,有的一“中看不中吃,有的中吃不中看”但“中吃”的无论如何,那美味是让作者难以忘怀的,比如牛肝菌,“滑嫩鲜香,很好吃”为何昆明有太多的“菌子美味”,这都是因为昆明雨季时间长,雨水均匀,空气湿度适宜,适合菌子生长,因为雨,而吃到那些“山珍菌味”
因为“美味”是作者“想念昆明的雨”的一个原因!在作者细腻的描述下,我甚至也想有朝一日要尝尝这些美味佳肴!难怪作者会怀念昆明的雨季,想毕是曾经那时吃过不少这样的美味!
再往下读,“雨季的果子,是杨梅。”“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着一顶小花帽……,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使昆明的雨季的空气都更加柔和了。”这一段对昆明的杨梅,卖杨梅的女孩子描写的非常美好,杨梅叫“火炭梅”,作者夸赞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好,杨梅名字起的好,味道好!句句都透出作者对昆明雨季杨梅时节的喜爱之情!这里除了让作者怀念的“美味”还有那卖杨梅的“美人”苗族女孩子。然后是让作者怀念的还有雨季里开的“缅桂花”以及“卖花的母女。那个场景让人难忘,“缅桂花开的时候,房东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卖,她大概怕房客乱摘,还送给住的当客们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这温情的语言,“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自然而然的生出来的美好的情感,像花香一样氤氲着,仿佛读者的也鼻端能嗅到那花的香气,看到那花间的水珠滚来滚去!那卖花的母女,搭个梯子爬上爬下的摘花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心里软软的”是作者时隔多年依然还有的感觉!如此一幕多么温馨,多么怀念呀!雨季的缅桂花,散发着浓浓清香的花!
我喜欢《昆明的雨》,喜欢作者的语言,喜欢他写作的情怀!于是一读再读!
“雨,有时会引起人一点点淡淡的乡愁的”这是作者最后一段里的首句话。那个雨天,作者和朋友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路过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斤酒,屋外雨下大了,屋檐下的几只鸡,把脑袋插在翅膀下,一只脚立着,酒店院子里的木香花,绿叶白花……因为下雨,走不了,与友人坐着,那种场景,那种氛围,雨天的经历,四十年后,还忘不了的情味……在异乡“梦里不知身是客”!
因此昆明的雨,是烘托作者“青春故事”
的美好环境,昆明的雨,是勾起作者回忆的情丝,昆明的雨,是作者年轻岁月的见证,一切美好的过去,最深的记忆就在昆明,那些个落雨的日子里,留下了美好的往昔!
品读语言,感受情怀,跟随作者去昆明的雨中漫步,会突然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淡淡的琐事,淡淡的描述,却留下了深深的情意,浓浓的思念!
我喜欢《昆明的雨》,不仅仅因为昆明的的雨季是透明的丰满的让人动情的,更因为作者汪曾祺是个感情细腻的,多才多艺的人,课文开始就说朋友要他画一张与昆明有关的画,我才知道原来汪老先生不知是会写文章且是个画家,又是个诗人。课文结尾他用诗表达那天的情境: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那天的景物与心情全包涵在诗里了。读完,不觉又生出对作者的敬佩之情!
我喜欢《昆明的雨》!于是一读再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