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就参加了一次区的优质课评比。
九年级的老师,用八年级的教材给七年级孩子上一节课,本来觉得这事儿真“逗”。
但却让我爱上了《昆明的雨》。忽而觉得这事儿真“值”。
初读该文,我搜了文中的人宁坤、德熙,于是我结识了施松卿,我竟落泪了,我觉得我喜欢上了这篇文章;再读该文,我搜了文中的比丘尼、陈圆圆、若园巷二号,我的疑惑全解开了,我竟爱上了这篇文章;我读出了雨季,我读出了文中的景、人、事和情……我读出了汪老做人的大智慧。
我该如何把这么好的一篇文章和七年级的小孩儿一起分享?
起初,我想从人物入手,让孩子们了解家国情,了解经历磨难,如倒挂的仙人掌,挂于门前也可开花,正是汪老自己与宁坤历经磨难的真实写照,理解64岁的汪老珍视昆明的情感,七年的生活,却视昆明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昆明的人情味,民俗味让他怀念昆明的雨。
路姐说有些难。
我于是抛开一切,重读文章,和闺女一起读,闺女说这篇文章写的太“杂”啦,一口气她把文中的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都说出来了,我眼前一亮,这景?!对!这景!
这景都是雨季中的景……
再看文中的人、事、情,形散而神不散。
第一个教学目标确定了。
怎么能让孩子体会到形散神聚呢?
又读文章,文字给了我答案。 正如他 在《蒲桥集》的自序里,汪曾祺开篇就说:“我写散文,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不过我以为写任何形式的文学,都得首先把散文写好。”他做到了。全文紧扣“雨季”来写。每段都做到了。文章挺长如何让孩子体会充分?我根据自己阅读体验采用原文填空的形式让孩子们体会。
2课时的课一课时呈现,其实本来我觉得体会“形散而神不散”足矣。品析“情味”单独1课时。
试讲以后,我和赵明彼此互听一课,李老师真知灼见说我不品不快。哪怕品一段。
情味品哪段?陈晓东老师的一字立骨析教材的方法,让我锁定“味”字情味,有情有味,自然味、地方味、民俗味、人情味……
我问了李老师,路姐姐,乾儿……
最终我想我不自己预设段落了,孩子品哪段,我就和他们品哪段。
不过遗憾的是,我在课堂上只和孩子们品了一自然味……课堂的遗憾,看着群中赵明的板书,倒是觉得,甚好!
遗憾是为了不憾,“人间有味是清欢……”
我讲《昆明的雨》,值!
部编教材等我呦……
我讲《昆明的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