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上德、下徳

上德、下徳

作者: WXJ水晶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4-07-09 22:11 被阅读0次

读《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语译】

上德的人并不刻意追求德,所以才有德;下德的人不愿失去德,所以反而没有德。上德的人不妄为而且无意作为,下德的人有所作为而且有意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但无意作为,上义的人有作为而且有意作为,上礼的人有所作为但没有人回应他,于是就伸出手臂来强迫别人。所以丧失了“道”而后才有“德”,丧失了“德”而后才有“仁”,丧失了“仁”而后才有“义”,丧失了“义”而后才有“礼”。“礼”这个东西,就是忠信的不足,也是祸乱的开端。有先知先见的人,正是“道”的虚华、愚蠢的开始。所以大丈夫总是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浅薄,立身诚实而不拘于浮华。因此要舍弃后者而采用前者。

分享

上德,下徳

上德、下德——上等的德性与下等的德性,区分的标准就是表现形式,是不是有意的把“德”表现出来。“上德”不是有意的表现出德性,也就是无心的表现出来,是自然而然的;“下德”却是有意的表现出德性,一旦有意就是有目的,也就有勉强的成分、造作的成分,而且并且容易产生虚伪。两者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上德”之人越是无意识、不刻意的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有德;下德之人越是有意识、刻意的去表现德、追求德,反而越没有德。

让我想起来之前学习到的阴德和阳德,正好就是上德和下徳的意思。人要多积阴德,福及子孙,助其事业,不要追求阳德和下徳。

礼者,忠信之薄

为什么要讲礼?因为忠信不足所以才讲礼。很简单,大家都要遵守道德规范,就因为太不遵守道德规范了,所以才强迫你去遵守道德规范。要求讲礼,就是因为急缺,太需要礼仪礼节。昨天,单位专门发文件要求全局人员学习礼仪礼节,有学习时间和内容以及上报进展的要求,今天学了之后更加明白领导决策的意图。

处其厚,处其实

立身敦厚,立身诚实。敦厚和诚实是我非常喜欢并力践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德、下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uz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