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百二十六)> 上德不德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9-07 23:58 被阅读0次

上德①不德②,是以有德③;下德④不失德⑤,是以无德⑥。


【注释】

①上徳:名词,真正的德行

②徳:动词,标榜自己的德性

③徳:名词,德行

④下徳:名词,与上徳相反

⑤徳:同②

⑥徳:同③


【感悟】

<感悟源于作者本心,不含学术分析>

从今天开始,学习《道德经》中的第二部分:德经(帛书中徳经在前)。

首先说一下“道”和“徳”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道”是内在原理,“徳”是外在体现,“道”是抽象概念,“徳”是具体表现。

这句话很绕口令似的,但是仔细读几遍就不难领悟其中道理。老子讲:真正的德行从来不标榜自己的德行,那些天天把德行挂嘴上的人,才是真正的没有德行。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电影《方世玉》里的雷老虎,他最爱说的四个字就是:“以德服人”,然而他自己曾经却是一个打架斗殴的行家。我们且不说他是否真心想改头换面,且说他三句不离“以德服人”这句说的心理因素:他为什么总对别人说自己向来是“以德服人”,因为他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以德服人”,那么他又什么想要让别人认为自己是“以德服人”呢?因为他有这个心理需求。好,根据老师讲的心理学上需求的定义:

指的是个体由于自身有愿未遂所导致的不平衡的紧张状态。当心理的个体有了某种需要时,个体总是试图维持自身生理上、心理上的某种暂时平衡,消除紧张状态或者尽可能将紧张状态降低到比较能够忍受的水平。

回到老子的话上来,只有无德之人才整天将自己那点儿微不足道的德行挂嘴上,真正有徳之人根本不认为自己的德行是与众不同的资本。

<上一篇          查看专题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道德经(一百二十六)> 上德不德

    上德①不德②,是以有德③;下德④不失德⑤,是以无德⑥。 【注释】 ①上徳:名词,真正的德行 ②徳:动词,标榜自己的...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诗解创作 作者:李府钟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 马王堆帛本《道德经》

    真正的原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全文:《德经》 《道经》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 百字瞻瞻51:上德不德,是以无德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道德经 . 第三十八章》 推崇禀赋的...

  • 《道德经》与控制论

    《道德经》中有段话: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大概意...

  • 共学《道德经》第38天

    共学《道德经》第38天2022年3月25日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原文】 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

  • 读写《道德经》(三十八)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德经开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为之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

  • 心观《道德经》(40)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

  • 《德道经》无标点章节整理

    《道德经》全文无标点47161227(五)1:26~ 德篇 第一章 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

  •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上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一百二十六)> 上德不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lh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