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难度:3星
在前几章,特别是第一大部分里面。《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向我们展示了工作伦理的形成以及其被消费主义逐渐侵蚀的过程。书中第二部分的内容有关福利国家政策的兴起与衰落,与我们生活比较远,暂且不讨论。
到了最后一部分,也似乎是关注消费主义概念的现代人最关心的一点:如何解套?作为社会批评家的鲍曼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解答呢?
很可惜鲍曼没有给个人什么答案,因为他讨论的是社会问题,他关心的是人类社会何去何从而不是我们个人何去何从。有人或许会直觉式地认为这是一个问题。不是的。关心人类何去何从,最重要的是关心政策的制定。然而对于个人,政策制定是毫无帮助的。
不过,我们可以结合他的分析,试图从其中找到我们自己的解套之路。这里面有我比较多的主观分析,权当参考。
首先,书中进一步阐述了“新穷人”的含义,这个概念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用不同的尺子切分人群。然而更关键的是,这里鲍曼指出,在之前的大多数时代,“穷人”都是有用的。
在中世纪,穷人成为宗教酝酿的温床,对穷人的呵护增强了基督教的社会功能和权威。这一点,在我国有一个有趣的类比。我们学习古代诗歌和文人生平时,总是会发现他们顺势时喜欢讲儒家思想,不顺时又喜欢讲道家思想。而道家思想对出世生活的追求,在中国古代体现为对自然式的精神和健康的身体的追求,接纳了知识分子中的“穷人”,让它借助落寞的知识分子得以提高社会知名度。而基督教之于中世纪穷人,或许就类似道家思想之于古代落寞知识分子。
到了工业社会初期,也就是工作伦理兴盛的时期,社会需要大量劳动力,对“穷人”的教育就成了对劳动力的培育,“穷人”就是潜在劳动力,社会需要新的劳动力。同时,在面临经济波动时,公司的扩张和裁员,其实都是在调节“穷人”的行列。虽然我们直觉上认为一个国家的失业率越低越好,但如果失业率真的到了零,那就说明这个社会再也无法增加劳动力,产业扩张速度必然受到影响。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穷人作为预备劳动力,是值得社会关切的。
而到了消费主义社会,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消费社会的穷人是“有缺陷的消费者”,也就是没钱消费的人。他们既不被宗教需要,也不被生产需要。因此,他们也就对社会没有任何作用。书中第二部分“福利国家的衰落”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家发现,为穷人维持高福利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并无帮助。这使得“新穷人”在各种意义上都“无用”。这是消费社会下穷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