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去校园东边的安芯智能港小区边上闲逛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着汉字“立”。人说三十而立,我最近遇到的事儿,对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孩来说,他似乎离这个“立"字有点遥远。他給我的感觉就是永远没有长大,抑或说有种依赖感!
汉字“立”,犹如一个人站在秋的门槛,抬头眺望冬的到来。然而,要想这个冬天有温度,有安宁,每个人的脚下必须有一枝可栖身呀!而这一枝,又必须依赖于这个沉甸甸的秋天。
秋,孕育着成熟;秋,埋藏着喜悦;秋,书写着忙碌;秋,更储存着收获。大地泛着的那片片金光,便是成熟的标志;红脸的高粱,弯腰的稻穗,便是喜悦的告示。轰隆隆的声响,汗水里的果实,便是忙碌的招牌;摇曳的麦浪,欢笑的农民,便是收获的见证。
我稍息片刻,抚摸着眼前的一小片青绿,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皆是站在一片秋叶之上的。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感知到秋天的来临,同时,也才如此这般的追求着些许成熟。
有个朋友的网名叫“一叶知秋"。开始不懂,后来查阅资料始知:相传宋时,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守在宫殿之外。他紧紧地盯着院子里的梧桐树,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了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一人接着一人报,秋来之声便传遍了天下。
一叶知秋,满树生寒。这个“满树生寒”是我杜撰出来的。而我记得最清楚的还是读师范时,一位语文老师于课堂上念的那一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他说,这是立秋之后最美的变化。那一刻,自然是听得糊里糊涂的,后来便逐渐懂得:天上的白云,从夏时的积雨云变成了卷云,自然是从昏天黑地演变成了秋高气爽;再瞧梧桐树叶,由开始的微微泛黄到沉沉厚实落入于人间......
回来的路上,我又陡生感慨:一年,已经过半,盛夏的枝繁叶茂便开始走向萧条与衰落。人人知晓,一场秋雨一场凉;我却暗伤,雨打芭蕉滴滴愁。
也就在那一瞬间,有了这些莫名的惆怅。事实上,季节交替,本无悲喜;人生短暂,聚散常态。唯有深深地叮嘱,轻轻地告知:别忘了秋凉添衣,秋日里做点好吃的补补身子吧。
汪曾祺说:“立秋要吃烤肉,将羊肉切成薄片,大火烤着,一屋子人足鄧长凳,解衣磅礴,一边大口地吃肉,一边喝白酒,满屋烤肉香。”
秋天里,对易胖体质的我来说,无需大补。因为,酷夏里也并不缺少那些鸡鸭鱼肉的。闲暇之际,还是来点包子吧。梅干菜加肉,软软的,好吃!自己包的包子,看着满心欢喜,满满的成就感。
立秋那天,我跟先生说,秋的到来,我们除了要感念四时和自然赋予的更迭外,也应该去顺应它们做些琐碎的小事。更重要的,是面对每一个新的节气,都能拥有一颗安妥顾盼生活之心。是呀,我除了包包子,还包了饺子,美美的。那些饺子,先是煮了吃,然后再煎了吃,或者是炕了吃。
秋来了,也无需惊秋。 对我的所有好友与亲人,且道声:秋安!同时,也愿这个秋天里,你我皆能好好地生活,慢慢地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