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润心田
下雨天,随手翻了一下《米晶子济世良方》。
这是一本很难得的经方书,这书里面集合了张至顺道长一生心血,救人无数的神验经方。书里面,人身上从头到脚的绝大多数疾病,都能从中找到对症的药方。
但是,这样的书,于那些对药性药理一知半解的人来说,这只不过是一本废书而已。
我为什么这样说?
举个例子。
假如一男一女,两个人犯同样的病症,男人身高1.85米,体重200斤。而女的身高1.5米,体重不到100斤。
像这样的情况,他俩的药量能用同等份量吗?
退一步说,假如两个男人,身高1.85米,体重同样200斤。但两人一个七十多岁,一个二三十岁。
像这样的情况,他俩的药量也能用同等份量吗?就算可以,最终的效果也真会一样吗?
再举个例子。
比如附子,是一种有毒性的中药。所以当医生给病人开附子入药时,会相当谨慎。
但四川人却是个例外,因为许多四川人日常生活的配料中就用到了附子。
假如说,对于其他地区的人,医生方子中开出10克或15克附子,这可能已经是很大的量了,但假如这病人来自四川,你给他也开10克,简直就是在给他挠痒痒。
所以,许多东西,许多时候,当你看到了“表”时,更还应该了解到“里”。
就好比,有一辆属于你的车就摆在你面前,锁匙也在你手中,理论,这车就是你的,你完全有权操控这车。
但问题是,你没学过开车,根本不知车驾驶的原理,假如你还想启动驾驶,那么接下来,车子被撞坏,人被撞,都有可能发生。
当你明白这些话的意思后,估计就算有人神秘兮兮地送你什么他奶奶祖上十八代一直系在裤头的秘方,你也不敢信之乱用了吧?
现在市面上的所谓配方,生病不求人的医书很多,导致许多对医理一知半解,生性却又自以为是的人,当生病时,就照搬“圣典”的药方当起所谓的医生来,这其实是一件很吓人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