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红楼

再读红楼

作者: 金多多cjx | 来源:发表于2022-06-28 21:35 被阅读0次

小时候对四大名著都有耳闻,但是唯有红楼梦最不熟悉,因为其他三部通过影视电视剧耳熟能详,但是红楼梦的影视多是戏曲,确实让小孩子提不起兴趣。

再大一点初中时候,弄到一本《红楼梦》纸质书籍。可能因为情欲孤独、年少青春之心躁动,对书中几回比较印象深刻。比如宝玉初试云雨情,贾瑞孽恋王熙凤。当时读不出什么来,连人物关系都解锁不清,谁是贾家几代,谁是东府、西府。

再后来接触百家讲坛,回忆自己读的文章,基本上记住了金陵十二钗和其它重要关系人物。

到现在,互联网信息获取更加容易,最喜欢的是蒋勋老师讲的红楼梦,还有“得到”APP上董梅老师讲的红梅梦。两位老师让我从他们讲解中了解更多不一样的一面,虽然不能带给我实质性的帮助,至少让我更亲近了这部文化宝典,这样一坛馥郁美酒,上头也清香,下面记录一些醒酒后的片面记忆。

两府一园,三位生活家,泼辣的王熙凤,审美高级的贾母,草木之人林黛玉。物质性,必须具备打理生活的本领,可以参照王熙凤;讲审美性,对美的热情和对生活的好奇心,可以参照贾母;天然性,从天地万物中感知天然趣味,获得精神源泉,这一点参照林黛玉。一个把自己活成了钱,一个活成了美,最后一个活成了诗。

红楼梦里的饮食文化也富有层次感,至少吃出了四层境界,首先是吃对时节,各种精致小吃到饕餮大餐,如孔子说的“不时不食”;其次追求综合感官享受,从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感官的享受无以复加。第三,吃的体面,上升到“礼”的层面,老太太的日常三餐都是孙子孙女陪着吃,而媳妇都不能上桌,要各司其职。刘姥姥惊讶道:礼出大家。放在现在,肯定要被定义是陋习。最后是吃的风雅,吃出形而上的乐趣,玩“行酒令”五花八门的文字游戏。

书籍前两回介绍了两个神话故事,通灵石、绛珠草的故事。一个去红尘为了“证空”,一个为了“证情”。还有宝玉和黛玉的木石姻缘,宝玉和宝钗的金玉姻缘,环环相扣。

宝玉的成长,他看见龄官和贾蔷两人关系,见证了龄官为贾蔷所留的眼泪,突然明白原来自己不是宇宙宇宙中心,原来不是所有女孩子的眼泪都是为他流的。

当然还有儒道释的哲学大观,佛学里的各种隐喻。对物、对节日的精致描写,对人物的性格鲜明及缺陷不完美的“正邪两赋”。

何在何往?根本三问,我是谁?我从哪来? 到哪去?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相关文章

  • 三读《红楼梦》

    少读红楼,恩怨情仇。 再读红楼,家族兴衰。 今读红楼、禅修悟道。

  • 再读红楼

    数十年如一日,反正没有其他嗜好,香茗一杯、沙发一张,吁口气,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翻开那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 再读红楼

    考完试后的闲暇时光,又看了一次红楼,记得第一次完整的读过它,是在中学时期,应老师在考试中不要丢不该丢的分的要求...

  • 再读红楼

    最近无事,在喜马拉雅找来红楼梦开始听,又找出87版红楼来看,越听越看,越深陷其中。特找来相关剧照,收来细品。

  • 再读红楼

    所有入骨的喜欢,皆可化为极致的任性,比如《红楼梦》之于我。那时青春年少,因为喜欢,便借阅此书,如饥似渴、不眠不休、...

  • 再读红楼

  • 再读红楼

    高中时期,就想一品红楼,可惜太长又没有时间,班主任更是将此书设为禁书,不许我们看,而语文老师又各种勾着我们去看红楼...

  • 再读红楼

    长椅的前面,是红色的圆亭,亭子里,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老师带着五六个小学生,一个接一个的,唱歌,弹琴,尽管跑调,声音...

  • 再读红楼

    提及红楼,它是多少人心中的那抹白月光,又是多少人胸口的那颗朱砂痣。少年读时,只觉满篇都是盛宴欢景,结结实实...

  • 再读红楼

    时隔那么多年再读红楼,这次读出了一个非常不样的地方,那就是我觉得宝玉的父亲贾政是个非常失败的父亲,为何这么说呢?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红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vyz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