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03-20

2017-03-20

作者: MS常 | 来源:发表于2017-03-20 20:49 被阅读0次

           一年级春天课程里,选了四首表现春天和花儿的诗,四首诗之间,有它内在的逻辑,从而构成一个诗歌的小课程。

           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诗歌何为?如果诗歌仅仅是朗读、识字,如果诗歌在孩子生命之外,它的意义就缺失了。学习诗歌的目的,除了感受诗歌本身的美好,还要借助它感受春天、理解春天,以及让每个孩子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在场。所以,诗歌、春天和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要编织在一起。对低段的孩子来说,诗歌是兴发感动而非分析,是反复吟哦而非肢解,是切己体会而非置身事外;对诗歌的理解,要借助老师的讲解与示范而抵达。

           第一首诗,选了顾城的《梦想》:

          种子在冻土里

           梦想着春天

           它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露滴的金钻   

      ......

            很多人都说,这首诗太难了!一年级的小孩子怎么能理解?关键在于,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带给孩子。这是一粒种子的梦想,课堂上,你只需要把孩子卷到这首诗中,以故事的方式往前推进,自然有无穷的趣味。

          “我们赞美花儿美丽的同时,你可曾想过,当它还是一粒种子时,会有怎样的梦想?”

           朗读第一小节。

          “这冻土如此坚硬,这地下如此黑暗,小种子啊,你在梦想着什么?”

            很自然地,你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孩子在不自觉中以种子自居——当他就是那一粒种子时,他的生命就已经和诗歌融为一体了。

          然后,你把诗歌巧妙地一改:

          我梦见——

          自己舒展着颤动的腰身   

           长睫旁闪耀着晶莹的露滴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表演也好,借助图片理解也好,此刻重要的是孩子的生命在场。朗读指导,也就水到渠成。

          “亲爱的小种子啊,你梦见自己冲破冻土与黑暗,你梦见自己被雨水滋润,你已经向世界宣告你的到来,这样的一个梦,就足够了吧?”

           又回到第一小节,反复吟哦,并带出第三小节。诗歌的节奏,就是课堂的节奏。就在这种循环往复中,梦想一次次被提及,直到开出万千花朵。最后一小节,和第一小节遥相呼应,聪明的佳慧,在我们整首诗反复朗读之后,不等老师提及,她就发现了:“为什么最后一小节,意思和第一小节一样,字的位置就变化了呢?”

          “你们读读看,为什么最后一小节,‘种子呵’三个字要单独一行呢?想想你的梦想,成为一枚小芽,成为一朵小花,成为一片花园,你的梦想是如此美好,种子呵,我怎么能不喜欢你?怎么能不赞美你?”

         哦,原来,这是由衷的赞美啊。孩子们释然微笑。这时候再读,感受就不一样了。

         “种子啊,你还会梦见什么呢?”孩子现场创编诗歌,以前习得的语言被唤醒——词语,在运用中被赋予意义。有的老师问,为什么小蚂蚁们现场说出的句子,总是那么诗意、美好?很简单,还是课堂的日日浸润,还有孩子们日不间断的阅读。

           最后,再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的梦想——当孩子们神情肃穆地说出来,你不可能不被打动。昊博一个标准的立正,说自己将来要成为海陆空全能战士。乐微说,她要成为一个舞蹈老师。子涵说,他要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佳慧说,她要成为一名画家。清辰说,他要成为一个陀螺高手。当思琪开口时,我瞬间被她击倒——她说,她的梦想就是MS常老了还要教着她。哦,我要怎样努力,才能不辜负孩子? 孩子们一个个说完了自己的梦想,就吆喝着要秀秀老师说说,要MS常说说。他们总是很自然地把我们也带进去——这种气氛,让我小有成就。如果不是亲切、自然的氛围,如果不是平日里不断地相互编织,孩子们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秀秀说,她小时候喜欢把家里的录音机啊,收音机啊什么的都拆了再装起来,梦想着长大了成为一个发明家——没想到,成了老师后,也带着大家做起了实验,小时候的梦想,可不也实现了。我说我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长大后果真就成了一个喜欢写故事的老师哦。孩子们呵呵地笑了。 这就是一年级的诗歌教学:兴发感动、反复吟哦、切己体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3-2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bi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