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如期来临,刚刚半期考试结束的孩子们,都非常兴奋,都抓紧时间练习,都渴望在比赛中能夺得可喜的成绩。
我们的口号喊得响:“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当然还有“重在参与”。
我们参加比赛,只有一二三名,但是有平行班却又是个班级。肯定有人陪着耍。但是我们参加运动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爱运动的习惯、培养孩子们的拼搏精神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班级荣誉感等。
村小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参赛,因为人数较少,他们两个年级合起来参加十五人一组的“兔子蹦蹦”活动。后来其他四组已经结束了,但村小这组还有两个孩子没开始。有人准备收走球,他们自己的老师也离开了,而站在旁边的我,当即怼小女孩说“快,继续。”于是女孩子开始前行,然后对面的女孩又双腿夹着篮球蹦过来了。
先前,她们的老师说,“哎,好慢……”我回答“没关系,反正是玩儿。”事儿过后,我在想。村小的孩子们肯定没在这种操场上打过球,跑过步,也许听说要来中小学参加比赛,甚至头一周就很兴奋,结果到头来,在操场上看着别人结束了走了,她们连试一下的饿机会偶读被剥夺了。她们的心情会变糟糕吗?假如写作文会写什么呢?我让她们完成了比赛项目,她们的心情会变好吗?回去对爸妈说些什么呢?在小伙伴们面前是不是兴高采烈地讲这些事儿呢?
我不想她们记住我,我只希望她们是快乐的。做事儿一定要做完,即使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还是要把比赛进行到底,这是做人的风格,这更是一种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