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3日起,跟着Scalers学习财报,已经一个月了。虽然周末补作业各种辛苦,好在坚持了下来。国庆7天,在家照顾征征,看书写作业的时间也充裕些。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锻炼,依次读完了《用生活常识就能读懂财务报表》、《轻松读懂财报》、《五大数字力》、《穿透财报》,另外《一本书读懂财报》正在自学中,心得体会如下。 第一阶段财报学习如何学习一个新的领域
1.基础概念强行记忆
财务报表学习对我而言是全新的领域,以往对财报的影响,更多是报销时的各种繁琐。第一本《用生活常识就能读懂财务报表》用通俗易懂的类比,将三张表的基本概念一一解释,让财务报表不是那么冰冷,与日常生活进行了紧密联系。
分类比较、以长支长等概念更是对日常工作、生活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2.难度拔高倒逼输入
第二本《轻松读懂财报》前面也提过,题目轻松内容不容易。由于没有买到纸质版,电子版读起来真的很麻烦,不好翻阅。全书先是介绍几本概念,与《生活》不同,不是逐个解释,而是按照作者自己的逻辑,结合日本的财务现状,进行剖析。然后从如何辨别作假、从证券分析师角度、从会计师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公司财报。
整本书深入到财报的核心问题,资金调度,但是由于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还不到位,只能囫囵吞枣的过一遍,很多概念也是先有个大致印象。最近读到肖星老师的《一本书读懂财报》,一些概念有融汇贯通的趋势。
所以,遇到难点,可以先尽量理解,实在不懂,就先放一放,回头再反复迭代。
3.指标体系形成框架
经过《轻松》的压抑,读《五大数字力》有种活过来的感觉。在《轻松》的基础上,很多概念是一脉相承的。虽然有些指标的计算还不太准确,台湾和内地的会计准则有所差异。但大体明白各章的核心要点,并且在实际公司财报的解读应用中,多次演练,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纵山小的感觉。
其实高级点的小白仍然是小白,虽然《五大》的框架体系帮助自己能够筛选掉明显不合格的企业,但是对企业的发展、行业分析,仍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
4.实战演练融会贯通
《五大》随书附带了32家台湾企业的财务卡片,便于学习练习《五大》中的关键指标,同步也针对一些A股的企业报表进行了分析。以前买股票,更多是看K线,然后结合几个专家给的指标进行分析,缺乏对企业的深度分析解读,不会选股,财报这课算是对基本面的一个补充。
第四本书《穿透财报》,是薛云奎老师针对15家企业的财报进行了系统解读,包括企业发展起源,经营情况,盈利情况,财务结构,主要问题等。这本书读的不是太深入,更多是结合五大数字力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也慢慢发现五大数字力的不足,更多是整体架构的基本判断,对于企业的发展变化、盈利水平等,还需要对财报的深入研究,了解行业发展变化。
如何锻炼学习力
(1)先慢慢读懂每一个句子
通过一个月的学习,发现过去总想快,其实反倒慢了。先踏踏实实从每个句子、每个概念开始读起。对基本概念吃透后,在后面的案例分析、深度解读时,会有各种融汇贯通支出,确实会有越读越快,越读越有呼应的感觉。
(2)形成整体框架不钻牛角
知识的获取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基本概念到基础框架是第一步,S君的一篇文章对比讲述了茅草和干柴的区别,茅草易燃火大但不持久,干柴不热烈但很持久。学习也是,让茅草当引子,干柴搭框架,只有结实的框架形成了,不断的茅草或是其他催化剂,会让学习的火焰越来越旺。
(3)从小白到沾沾自喜
自满是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道坎,往往学习一阵后,会有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特别是能简单利用书中的框架体系了,对企业有了初步判断,这是之前不会的,便容易自满,自以为占据上帝视角了,对深入解读的内容便有些看不进去了。
其实高级点的小白还是小白,只是以前缺的东西太多,稍微补点就觉得挖到宝了,其实这时候才是真正考验定力的时候,能否吃透概念,能否深入企业、行业深度分析,才是见功力的时候。
(4)重新回到小白
课外拓展《一本书读懂财报》,书中用新的视角解读基本概念,几张表的联系,与前面4本书中的学习,正好互补,很多疑难点或者自以为明白的地方,再重新调整完善。
读书,需要先读厚再读薄,什么时候形成自己的知识和观点了,才算合格。
(5)不要老想着21天、100天,从每天的清晨开始做就好
以前做事情总是给自己太多仪式,21小时、21天,但是常常过了21天就怠惰了。可是跟着S阅读的这个月,每天学习、输出,没有刻意去计较21天,因为明天的学习任务还很多,已经完成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没有什么特别的。
回想起S的成长会招募,基本都是从9月份开始,并且安排未来一年多 任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当我们都喜欢在12月底做总结、计划的时候,S其实从9月份开始,已经考虑来年的安排了,其中有成熟体系的原因,但确实是提前了3月。
当大家都在年底畅想未来时,并且往往激动持续不了一月时,S的成长会已经开始执行了好久,这样从年初开始就是有成果反馈,一整年都是践行-成果-再践行的良性循环了。
十一假期结束,开始新的工作节奏,学习不间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