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心理学(伍尔福克)》读书笔记(二)

《教育心理学(伍尔福克)》读书笔记(二)

作者: 杨开仁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11:39 被阅读0次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认知发展》根据人类发展的三个基本规律,提出了“发展”的定义;探讨关于发展的三个长期存在争议的理论问题;概述了现有关于大脑生理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分别阐述了皮亚杰、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当今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影响。学习本章,可以给予我们关于教育和教师工作的诸多启示。

      第一节——发展的概念

      “发展”,在心理学中通常是指人类(或动物)从受精卵到死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有序的、适应性的变化。人类发展可以被划分为生理发展(身体的变化)、个性发展(个体人格的变化)、社会性发展(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间关系的变化)和认知发展(思维能力的变化)等诸多种类。

      关于发展,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和公众一直争论不止: 就发展的源泉而言,发展更多地取决于先天还是后天(先天与后天)?就发展的轨迹而言,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还是涉及质变或阶段(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就发展的时机而言,发展是否存在关键期(关键期与敏感期)?现在,人们了解到简单的“非此即彼”无法解释人类发展的复杂性,发展其实是一系列因素交互影响、协同作用的结果。

      心理学家普遍认同发展具备三个一般规律: 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每个人是以不同的速度发展的;个体能力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逻辑顺序,发展是相对有序的;极少有变化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发展应该是渐进的。

      第二节——脑与认知发展

      研究表明,褶皱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神经元,其主要有三个功能: 从感觉器官接收信号,控制随意运动,形成联结;其次是控制复杂感知,比如视觉和听觉;最后是额叶,控制高级思维过程。人出生后不久,大脑开始偏侧化,偏侧化是大脑两边或两半球的专门化,对大多数人而言,左半球在语言加工中起重要作用,右半球主要处理空间和视觉信息。

      大脑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被个体的活动、文化和环境塑造着。我们通过从事某项活动,在心智和生理上操作客体和观念,从而建构出我们的知识。

      神经科学借助先进的研究技术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了解到学习过程中大脑的活动以及大脑的活动模式会因个体所处的文化、自身能力与局限性而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对教育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基于这样一种假设: 个体总是试图理解外界,并在对物体、人和观念的直接经验中主动创造知识。成熟、活动、社会传递、平衡都会影响思维过程和知识的发展。皮亚杰指出思维的两个基本倾向: 第一个是组织——通过组合- 排列- 再组合- 再排列将行为和思想纳入一个连贯性的系统;第二个是适应——根据环境变化做出调整。而组织、同化和顺应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平衡行为,思维的变化实际上是通过平衡得以实现的。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在感知运动阶段,婴儿通过直接感觉和动作来探索世界,掌握客体永久性和目的性动作;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开始符号思维和逻辑运算;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对具体情境进行逻辑思考,获得守恒、逆向思维、分类和排序的能力;而运用假设- 演绎推理,协调一系列变量以及想象其他世界,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标志性进步。

      但皮亚杰理论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忽视了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是其局限性所在。

      第四节——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人类活动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发生的,我们必须将人类活动置于其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他认为影响认知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 1.个体思维的社会源泉,我们特有的心理结构和思维过程来自于我们与他人的社会互动;2.文化工具,文化工具尤其是语言是个体发展的关键因素;3.最近发展区,这是使学习和发展成为可能的一个区域。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观认为,认知发展取决于社会互动和语言的发展。维氏更强调成人和更有能力的同伴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其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在成人或者更有能力的同伴的指导或帮助下能成功解决的这样一个区域。

      可能太过于强调社会交往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未能对理论做进一步的拓展与完善——此是维果斯基理论的两大局限。

      第五节——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理论对教师的启示

      皮亚杰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仔细去聆听和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我们就能了解到关于儿童思维特点的众多知识。了解了儿童的思维后,我们才能使教学方法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更加匹配。也即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维果斯基认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发展高级心理功能,高级心理功能是借由文化工具得以发展的,并在人际进行传递。模仿学习、指导性学习、合作学习等是完成这一过程的不同的方式,其中他更关注的是指导性学习。维氏的观点对于采用直接教学、有意识地采用示范教学和致力于创设合作学习氛围的教育者都会有所帮助。

      认知发展存在文化差异,也具有不同的理论解释,但具备某些共同的规律。皮亚杰、维果斯基和更多研究脑与认知发展的研究者,普遍意识到了认知发展理论对帮助学生学习、指导教师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心理学(伍尔福克)》读书笔记(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jy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