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相册——吴江同里古镇

作者: 大写的郭 | 来源:发表于2020-12-14 03:29 被阅读0次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则称“同里”,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苏州市吴江区,距苏州市区18公里。同里面积33公顷,为五个湖泊环抱,由49座桥连接,网状河流将镇区分割成七个岛。古镇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宋元明清桥保存完好,以“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而闻名,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是江苏省最早也是唯一将全镇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镇。

站在古镇入口处的中川桥上,一幅幅水乡画卷即刻映入眼帘。

泰来桥,位于中川桥西,梁式单孔,原为木构,初建无考,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重建为石桥,现为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的。而桥面上的凉亭和栏杆,则是近几年为适应旅游需要而加造的。

沿明清街北行不远便到退思园。退思园是古镇上,也是江南古镇中唯一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宅园。退思园主人任兰生,曾担任清光绪安徽凤颖六泗兵备道兼淮北牙厘局及凤阳钞关之职,因被人诬陷弹劾后落职归里,于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花十万两银子建造了这座私宅,园名“退思”,意取《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宅院占地约十亩左右,总体建筑结构为西宅—东园格局。退思园建成之后,任兰生再次赴京找人活动斡旋,以图东山再起,但是终因时运不济,客死他乡。

正厅“荫余堂”,其后自西向东分别是内宅、中庭和花园。 

庭中旱船,前舱八扇长窗如屏相接暗廊,船头面对“云烟锁钥”月洞门,船身隐去船尾,状似一艘待航的客船,据说是为客人停轿下轿所用。 

云烟锁钥,月亮门。过中庭,由此进入东面花园。

退思草堂,为一单檐歇山四面厅,平台临水,为东园主厅。图中自左至右依次为: 闹红一舸、水香榭、揽胜阁、退思草堂。     

  “闹红一舸”舫,石质船身浮于水面,悬山顶房屋式船棚,与曲廊相接,船头红鲤游动,确有“闹红”之趣。

水香榭

自退思草堂前南望,前方依次为菰雨生凉轩、天桥和辛台。天桥,上为桥,下为廊,分别与菰雨生凉轩和辛台相接。整座东园以水为中心,山、亭、堂、廊、轩、榭、舫构成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卷。

古镇戏台

里弄,三尺小巷,这样的里弄在古镇中有多条。

同里,是一座保存相当完好的水乡古镇,镇内河网交错,家家临水,户户通舟,临水而居,因水成园,水巷、木舟,小桥,是同里的一大特色

同里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三桥相距不足50米,于三河交汇处跨三玗,越两港,呈品字形坐落在古镇的中心。太平桥为梁式,吉利桥、长庆桥为拱形,桥体均为花岗岩构筑。同里古镇上共有49座古桥,最有名的当属同里三桥,构成古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礼善堂,建于清光绪初。据介绍,在同里古镇,仅明清两代留存至今的宅园就有38处,富豪士绅住宅和名人故居达数百处,象礼善堂这样未被开发为旅游景点的宅院还有很多。 

  同里水巷之水主要是来自太湖,来水过境同里后,又分东、南两路流出古镇。正如三桥处有一联所曰:浅渚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

蒋家桥

临河檐廊,耕乐堂就隐于其中

耕乐堂,位于镇西上元街陆家埭,为明代处士朱祥所建,占地约六亩四分,建时有五进五十二间,现存三进四十一间,二进为恢复重建的,三进楼厅是原建筑。宅后花园名耕乐园,斋、阁、榭、亭,景色皆宜。朱祥,字延瑞,号耕乐,曾协助江苏巡抚周文襄建宝带桥,因其有功抚衙授其官职,朱祥不愿为官,归隐故里。耕乐堂,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是同里古镇中唯一的明代宅第。

  耕乐园由荷花池、三曲桥、三友亭、曲廊、鸳鸯厅、燕翼楼、古松轩、环秀阁和墨香阁组成。

乌金桥,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坐落在镇西北郊,是当年苏州到同里的必经之路,也是古镇的重要入口,是当年为迎接太平军,一夜修建而成的桥。

鱼行桥

  同里,河街水巷交织如网,“家家临河住,处处见桥影”,“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众多的桥,千姿百态,形状各异,时代不同,风格迥异,各具寓意。

泰安桥

升平桥

泰来桥,是古镇中体形最高大的桥,南北走向,单孔梁式石桥。

中川桥

站在泰来桥上,放眼望去,一片梦里江南,水乡景色。 

世德堂,坐北朝南,占地1300余平方米,前后五进建筑。建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始为曹氏旧居,堂名“世德”,寓意“祖辈德行,代代相承”。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曹氏在此设“曹益德”酱园,前店后坊布局。其精制的“白元酱油”和“本绍酒”,远近驰名。现建筑布局变动较大。

雕花楼,砖雕精美,木雕全为黄杨木雕,价值连城,精雕细刻,叹为观止,充分展示了江南苏式建筑的内秀典雅风格。

古镇南边,沿竹行棣、明清街一路欣赏沿河景色,这里有大片的新建筑群,新旧对比,十分强烈

香格亭,一处古香古色的跨街骑楼。

嘉荫堂,位于距竹行路不远的尤家弄,正门临街,后门傍水,大门为青砖石库门,始建于1922年,主人柳炳南是著名诗人柳亚子的叔父,在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在同里营建宅第,因此也叫柳宅。嘉荫堂房舍为四进,大小32间。正厅,又称沙帽厅,因梁头棹木仿明代官员的帽翅而得别名。

厅堂悬挂“嘉荫堂”匾额,两边楹联:闲居足以养老,至乐莫如读书。

衍庆楼,是主人日常生活起居场所,装潢考究却不奢华,但书卷气味浓郁。

水秀阁,位于衍庆楼西北隅,面积不大,但凭窗观水,是个好去处。

一园、两堂、三桥,据称是到同里的必游景点,用一上午的时间游览了其中的一园“退思园”,称之为两堂的崇本堂和嘉荫堂仅去了嘉荫堂,而位于三桥附近的崇本堂却是错过了,好在崇本堂的特色是各种雕刻,而去了世德堂也算是一种弥补。其实,在我看来,同里最大的看点却是:“水乡小桥多,人家尽枕河,柳桥通水市,河港入湖田”的“醇正水乡,旧时江南”的特色。置身同里,人在水巷走,恍若画中游。

相关文章

  • 旧相册——吴江同里古镇

    同里,地处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江南六大古镇之一,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里”,宋时则称“同里”,已有一千多...

  • 同里:姑苏城外的旧时江南

    同里是苏州城外的一座古镇,始建镇于宋代,旧名“富土”,可见江南自古富庶并非虚言。 同里古镇,今属苏州吴江区。和苏州...

  • 年初六的一天

    第一站:同里古镇 看到吴江汾湖秀老师去同里古镇的文章,有了新年里想去同里看看的念头。以前有客户在吴江,经常路过同里...

  • 【苏州.吴江】南下吴江度周末-----同里古镇

    一进入秋季,北方的雾霾天越来越多,每天早上拉开窗帘只能看到窗外白茫茫的一片。 每到周末,就有想要逃离这个被尾气和烟...

  • 吴江去访古(一)

    苏州访古群的群友们要去吴江访古,吴江离我厂近去过好多次,也到过同里、黎里等名古镇游览,而真正到吴江市里专门访古一次...

  • 旧相册———吴江东太湖

    这里…一丢丢美好回忆都没有!关于寒假工,关于年少无知。 那一年小小年纪从这里彻底明白,同一件事,有人看到的是美好,...

  • 壬寅春启

    立春 阖家采春游, 立春正当日。 富春知何往, 春风渡同里。 (注:同里是苏州吴江 的千年古镇之一) ...

  • 江南~苏州

    苏州随手拍~同里古镇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

  • 旧相册——白沙古镇

    前一晚住在束河古镇的一家客栈,清晨便一早来到客栈的楼顶平台,希望一睹玉龙雪山的日出。然而,由于云层过厚未能...

  • 旅行攻略之苏州古镇情

    江苏古镇之多,人人耳熟能详。乌镇、西塘、同里、周庄、千灯… 所以离开上海后,给自己设定了吴江两日游。好吧!向吴江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旧相册——吴江同里古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mm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