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行是说社会分工的五花八门。据说最开始是三十六行,而且有三十六行分类 : 肉肆行、宫粉行、成衣行、玉石行、珠宝行、丝绸行、麻行、首饰行、纸行、海味行、鲜鱼行、文房用具行、茶行、竹木行、酒米行、铁器行、顾绣行、针线行、汤店行、药肆行、扎作行、仵作行、巫行、驿传行、陶土行、棺木行、皮革行、故旧行、酱料行、柴行、网罟行、花纱行、杂耍行、彩兴行、鼓乐行和花果行。
怎么又有三百六十行呢?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多。只能以十倍形容,具体所指无人研究。如果按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是专业分工,拓展到工种细分,只怕是三万六千行都不能包括。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个典故。
在宋朝的时候,有个叫叶元清的人被点为状元,叶元清骑着高头大马,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走着。来到一个路口时,只见一个樵夫不避不让,照旧往前走,衙役们高喊让道,樵夫才停在路口说:“新科状元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小时候能够上学,现在也是一个状元!”叶元清闻言大怒,喝道:“山村匹夫,如此不自量力!还是老老实实砍你的柴去吧,樵夫不以为然地说:“天下学问多的是,就说砍柴吧,我想怎么砍就怎么砍,你能吗?”状元不信。椎夫拿过一块方木,在上面画了一条线,举起斧头往下一劈,正巧沿线劈开了木头,这时,又走过来一个卖油翁,嚷着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如果我是樵夫,我也能这样!”叶元清一听,就说:“好!我买你一斤九两油,但得用手倒。”卖油翁哈哈大笑,合出一个小瓶,又在瓶口放了一个铜板,拿起油桶便倒。只见油如同一根线一样落入钱眼中,称一称,一点不差。
状元看了两人的表演,叹了口气说:“真是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啊!”
后来,人们又把三十六行改为三百六十行,就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了。
这个典故真假不知,寓意的道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确是真真切切。中央电视台曾有大国工匠专题。那些大国工匠精湛的技艺令人叹为观止。
不说名扬天下的工匠。就说民间的技艺高手。大修武当山庙宇,其中的木雕活难度很大。木雕艺人朱宇飞是三世家传,只有初中文化。她临摹画样,刀刀出神入化。泥瓦艺人也是世代家传,泥塑依样画葫芦,惟妙惟俏照搬古迹。这说明是么呢?社会分工不同,行行出状元 这个状元和文化教育程度关联不大。
三百六十行的状元形形色色。这是社会分工不同。宋朝状元叶元清和樵夫,卖油郎都是术业有专攻。最大的区别是受到的教育程度不同。联系当代社会的各行各业的状元,中学教育这个基础知识应不应该有区别呢?
结果是最好的依据。许多行业的基础知识不会用到中学教材那么的深度和难度。一刀切的去追求深入基础知识难度掌握有没有必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