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三北浪人”。
错过了“双十一”,赶上个“双十二”,打算买一些必备的物品。
这次,我要买的是2条轮胎、1箱卫生纸、1袋食品、3本书店脱销的书。
我也没想到,买这些个物件,居然激起了不少波澜,引发了我的几段思考。
a.2条轮胎的利益最大化
为了确保是正品,我从官方旗舰店采购,参加了满300减40的优惠活动。2条轮胎总价是2090元,他们可能故意设置不够2100元,只能享受满减优惠6次,省下240元。
不得不再提一嘴,如果我不搭理客服,直接下单也就如此了。我咨询客服时,他们才告诉我,当天还有“1元抵100元”活动,于是又节省了99元。
“双十二”活动结束后,我闲来又看了看报价,虽然打7折后单价960元,比我买的单价便宜85元,但是总的计算下来还是“双十二”活动更合适一点。
b.1箱卫生纸的深深套路
这个卫生纸参加满200减25活动,不经意间发现了商家的“小机灵”。
单买1箱是70元,没有啥优惠,如果买3箱,计算下来70X30-25=185元就可以拿下。
商家也“非常贴心”地提供“满减标准”购物清单,3箱打包直接满减的诱惑还是很大的,不过一细看却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商家的Bug是总价按照220元标注的,推广画面显示“到手价”220-25=195元。
你品,你细品,集中买居然比分散买还贵10元,这是什么神操作?一不小心就中招了。
c.1袋食品是送到嘴边又飞走的鸭子
1袋食品的原价是499元,“双十二”期间降价到419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叠加”享受2项优惠:店铺券满399减40,跨店铺满300减40,到手价是339。
我看到这个商品时,已经是23点58分了,当时要是果断下手,就必然捡了大便宜。
偏巧不巧,我的购物车还有几个其他商品,属于满200减25活动。我有2个考虑,一是24点之前赶紧结算;二是尽量算清楚,怎么也能享受200满减活动。
就在我来回测算过程中,时间转眼即逝,好在我终于“算计”明白了,却眼瞅着就要到24点了。于是,我赶紧点击下单,还是晚了1秒钟,确实是1秒钟。
于是那1袋食品恢复原价,只能享受12月13日的499减50店铺券了,想买就要掏449元了。
煮熟的鸭子都送到嘴边上了,吃不着,飞了,肠子都悔青了。
d.3本书里还藏着一个小心思
我还要买3本书店脱销的书。其中,有2本书没有太多折扣,另1本标价略微比其他书店低,是19.8元。
于是,我将3本书一起下单,但是突然还想看看,而且时间离24点还早,就没有付款。
后来,因为忙着抢购那1袋食品,错过了24点,再单独购买那个19.8元的书,就需要额外支付6元的快递费了。
好在另一家书店,报价22.5元包邮,我只好选择这家了,付完款就睡觉了。
12月13日上午醒来,一看待付款的书还在,尝试着点进支付选项看一看情况,才发现了一个“秘密武器”——只要是24点之前提交的订单,虽然没有付款结算,但是依然能够按照“双十二”活动对待,只需要支付19.8元即可,不需要6元快递费。
毫不迟疑,我取消了22.5元包邮的订单,迅速以19.8元的价格付了款,虽然也就几块钱,但好赖是省下了1张地铁票钱。
经过这4个购物小故事,我细细一琢磨,突然发现了一些不同,还挺有意思。
1.凡事要有预见性,早点着手争取主动
事后,我看订单截图才发现,这些所谓的“双十二”优惠活动,时间都标注的是12月10日至12日。也就是说,优惠活动从12月10日就启动了。
因为没有预见性,我也就没有特别关注这些,虽然买的以上4类物件都是“刚需”,但都是晚上想起来了这事,才匆匆上网比价购买,白白错过了不少优惠。
细想一下,这就如同生活中的其他事项一样,早点着手,做好预判,或许会更加主动。
2.时间紧急时要当机立断,抓住小部分既得利益,也好过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那1袋食品就是典型案例。
如果不在无关的商品满减上花时间,假如不“贪图”额外满减的小便宜,也不至于要多花110元。
可见,碰到紧急情况了以后,必须当机立断抓大事、抓关键点、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的次要矛盾、枝枝蔓蔓完全可以忽略。
如果事态迫在眉睫、火烧眉毛了,就算抓到手的既得利益比较有限,但也好过错失机会的遗憾。
3.争取最大利益需要琢磨,但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是买家和买家都有的想法。
但是,由于商品价值信息不对称、单向透明,定价权又不可能在买家手中,直接导致了买卖过程中,买家必然是弱势群体,不好听但特别形象的词语叫做“待宰的羔羊”。
买家要想利益最大化,就得花更多时间去“货比三家”,去琢磨怎么更合适更优惠。
但是俗话说的好,买的没有卖的精。逐利是商家的天性,他们才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以上几个小笑料,纯粹是个人真实经历,提供给各位看客,权当闲余一乐。
表达思想求独立,留存时代之记忆。拙作定期更新,欢迎互动交流!
关注@三北浪人,有幸与你同行,弘扬正向主旋律,体悟生活小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