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弋射之箭

弋射之箭

作者: 汉羿弓坊 | 来源:发表于2016-10-16 19:23 被阅读1100次

 

东汉弋射收获画像砖拓片
  在四川博物院有一块画像砖,这块东汉画像砖由弋射、收获两幅图组成。上图“弋射”约占砖面的三分之二,右边是一莲池,莲花垂露,莲叶浮于水面。水下有大鱼数尾,水面野鸭数只。莲池上空,一群鸟往东西两边疾飞。左边树荫下隐蔽着二弋人正张弓欲射。射者身旁各置一架,架内有四“磻”。古代称这种射法为“缴射”和“弋射”。

     弋射是古代一项非常普遍的渔猎休闲运动,是用带绳之箭射击飞鸟,射中之后可以清算计数,进行竞赛,还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和观赏性。

 

矰缴

 弋射的箭——叫矰缴(zēng zhuó),矰缴一般都应有鼻,可穿细绳。以前,雁中箭后,只要没伤到要害,它会强忍剧痛,飞往隐秘的地方藏起来,默然死去,而不让猎人获得,于是狡猾的猎人,在箭头上做“鼻”穿上细绳,这样雁中箭后,连着的细绳就让它跑不掉了。而且,在水边打猎,不用矰缴,其它的箭或断线的矰缴,往往都得掉进水里,无法找回。当时的手工业落后,一支箭远比一只雁或一只野鸭要贵重得多,这就是为什么在河床上与矰缴、鱼钩同时出土的,竟还有人身上的带沟,显然是有人舍不得箭白白丢失,冒险下水丢了小命。

矰缴

  人类告别了原始狩猎生活之后,逐渐转向以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狩猎不再是维持温饱的必要活动,而成为了一种休闲的游猎方式,至周代形成了春嵬、夏苗、秋荻、冬狩的围猎制度。 秦封泥中,有左宫弋丞的官职,专司皇家的弋射活动。说明上自皇亲贵戚,下至黎明百姓,都特别喜爱这项运动。上图中的矰缴与鱼钩出自全国各地,年代在战国秦汉之间,大部分是10多年前出自山东微山湖一带,干涸的河床,其中有些是普通箭所制,原因是矰缴箭在当时就比较贵,穷人只得因陋就简用普通箭钻孔代用。到了唐代,弋射活动仍没有绝迹,所以唐诗中有“未曾遇矰缴,孤飞犹可疑”的句子(此诗句出自唐代诗人崔涂的《孤雁》)。这样看来,这项非常古老的运动起码传承了一两千年。

弋射图

注:文章资料摘自网络及九里山人。

相关文章

  • 弋射之箭

    在四川博物院有一块画像砖,这块东汉画像砖由弋射、收获两幅图组成。上图“弋射”约占砖面的三分之二,右边是一莲池,莲...

  •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yì bù shè sù)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

  • 弋云

    名:弋云 弋凫与雁。疏:“弋,谓以绳系矢而射之也。”弋绨。注:“弋,黑色的。” 是暮,墨云压顶,倏尔,列缺霹雳,遂...

  • 《论语》177-钓而不纲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本章出自:述而篇 【注释】 ①纲: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 ②弋 yì :用带生丝的箭...

  • 《论语》31: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原文】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述而篇7.27) 【译文】孔子钓鱼,不用大绳横断流水来取鱼,用带生丝的箭射鸟,不射...

  • 残 局

    闲翻明时棋谱《梦回神机》,有一残局,叫“弋不射宿”。 “弋不射宿”出自《论语·述而》:“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

  • 灰子解字-候

    候者, 貌若箭矢射于箭布也! 古者, 有射候之礼也! 候字写于布上, 以箭射之, 中候者可谓高手也, 为人称道、佩...

  • 2016.02.28论语学习述而篇第二十三则(79)

    1、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2、译文 傅佩荣注解 孔子钓鱼时,不使用绑着许多钩子的钢绳;以附带生丝的箭射鸟时...

  • 拉开圣人与普通人之间距离的关键是什么?《论语》人生第二季8

    《论语.述而篇》第二十七章: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解析: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的箭射鸟,但...

  • 《論語·述而第七》孔子钓鱼打鸟(27)

    7.27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也钓鱼,但不用长绳系很多鱼钩来钓鱼。孔子也射鸟,但不射归巢之鸟。由此“可见仁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弋射之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qay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