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3大愚迷:住法、着相、念境,有多少“聪明人”深陷其中?

人生3大愚迷:住法、着相、念境,有多少“聪明人”深陷其中?

作者: 云骧 | 来源:发表于2024-06-28 09:29 被阅读0次

先导语:说起来也是搞笑,很多的聪明人实则愚迷,你看,聪明与愚蠢本就是一体两面。

这世上不乏聪明人,甚至可以说,聪明人太多了。但往往呢,越是聪明,越是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能这就是「聪明人的魔咒」吧。

这种聪明,充其量,只是小聪明,缺少大智慧;这种魔咒,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只是聪明人更容易犯一些,也更难以看破。

从佛家的角度来讲,就是3大愚迷:住法、着相、念境。

说起来也是搞笑,很多的聪明人实则「愚迷」,你看,聪明与愚蠢本就是「一体两面」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聪明,实际上可能是愚蠢;我们以为的愚蠢,反而可能是大智慧。

本文这条内容,就从人生的3大愚迷:住法、着相、念境,说开去。帮助大家「照见本质,活出真我」

1、住法

所谓住法,就是抓住某个事物不放。有多少聪明人陷在这种极端的“我执”里,终其一生,追逐“名利权情”四字。

这种就叫「贪」,有的人「贪名」,有的人「贪财」,有的人「贪权」,还有的人「贪色」

不管贪什么,一旦任由贪婪驱使自己的欲望,就会被自己的欲望吞噬掉。

贪名的唐玄宗好大喜功,引发安史之乱,大唐因此由盛转衰;贪财的葛朗台,临死前还要求吹灭蜡烛,节约能源,落得个人死灯灭的下场;贪权的高育良,滥用职权,数罪并罚,于是锒铛入狱;至于贪色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更是丢掉了整个天下。

而大部分普通人住什么样的法呢?

大一点的,执着于「发财」,但又没有发财的能力,结果就是去走捷径——买彩票啊、炒股啊、赌博啊,轻则被割韭菜,重则家破人亡。

小一点的,执着于「收集各种东西」,什么都想要,什么又都舍不得丢,最后无非也是被物所累。毕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

《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就是说,一个人不应该被世俗的物质,名利权情所迷惑,对其产生执着和迷思,这样便能生出一颗清净、平等、正直之心,更好地看清世间的真相,明白我们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

2、着相

所谓「着相」,就是你有「分别心」,觉得人有「高低之分」,物有「贵贱之别」。凡事总要论个对错,讲个好坏,争个是非,评个善恶。

不明白世间的所有一切都是相,而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是什么?如来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

不妨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允许别人做别人。

这实际上就是如来,让我们都成为我们自己本来的面目,不必把自己的观点、喜恶强加于人,不必把自己置于非黑即白、非善即恶的「二极管思维」中。

这个世界本没有太多的对错、好坏、是非、善恶,只是大家处在不同的频率,产生了不同的磁场,呈现了不同的状态,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仅此而已。

甚至很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不过是社会给你的「规训」,或是原生家庭给你的「滤镜」,反而让你着相了,看不清这个世界的真相。

相关文章

  • 《我心坦然,妄无用武之地》

    嗜欲之深者机浅,是非交争者未通,触境生心者少定,寂寞无聊者迷宗,傲慢高心者伤损,执空执有者皆愚,寻文取证者着相,苦...

  • 般若经之解四念住

    般若经之解四念住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四念住。何等为四?一、身念住,二、受念住,三、心念住,四、法...

  • 23《坛经·忏悔品第六2》

    【原文】 “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

  • 法脉传承… 安身立命… 淡看尘缘… 守心自暖… 独享清净… 处处定性… 修行成佛… 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

  • 迷离的人生

    人生如一盘棋,微弱的棋子却能勾勒出两军相战,千军万马,尘土飞扬的弑杀惨相,如身临其境,令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什么才是真正的油画家,走近赵瀛洲,感受时代给他的记忆

    什么是好画?其中一定有一种境,一种特性,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让我们深陷其中。停住脚步,凝住目光,内心与思维全被画...

  • 人格性不健全 没办法修行

    一切诸法虚妄不实,速起速灭,无有坚固,如梦如影,如幻如化,诳惑愚夫,这是指有为法的相,它会诳惑愚夫。这个地方用愚夫...

  • 红林悟道《金刚经》第四品:妙行无住分 第四章

    凡所有相,皆是虑妄。住相就是住虑妄,若不住相,就是不为妄境所到,不为妄境所动,则就不生不灭,清净本然之本。“凡所有...

  • 禅悟静心

    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人生有八...

  • 《坛经》初鉴 十六

    引: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懺悔,願一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3大愚迷:住法、着相、念境,有多少“聪明人”深陷其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qe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