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托鲁奇这部在紫禁城拍摄的电影我到底看了几遍?
第一遍是真记不得具体在什么时候看的了,但看的时候是很震惊的,那带着压抑感的恢宏建筑很像张爱玲笔下的小说,是封建社会的缩影。
有一段时间我什么电影都没有看,也没有看电视剧,书都没有碰,只想好好学习,不过事与愿违,学习好像变得更差了,自己的精神也更偏离正常的轨道了。后来才发现这种剥离情感分外努力刻苦的生活方式并不适合我,也不利于我的健康,于是就又开始懒散且浪漫的生活,当然也继续看书,看电影了。
第二遍看的时候,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去年冬天吧。那时候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剧的。我看电影,一开始是看那些名声在外但没有看过的,像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这部很久之前看过的电影不知怎么又想了起来,于是我又花了好几个晚上看完,还挺开心的。我知道结局,甚至每一步剧情的走向,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看电影的快乐,只是听着音乐,看着画面,我就很开心了。
我记得这部电影的配乐是大帅哥坂本龙一花两周时间赶出来的。这般震撼的音乐,配着庄严的紫禁城,勾勒出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帝王注定凄凉的生活。不过,可能只是个人的感受,如果不看电影的话,我感觉是不会去听这配乐睡觉,感觉,嗯,太悲凉了吧,怕睡不着。
电影里也有陈凯歌导演,他饰演一个紫禁城守门的护卫,在少年溥仪骑自行车要出门看病逝的母亲时他喊了一声关门。我一开始没注意到这人是他,还是在一处影评中发现的,说他因为是很崇拜贝托鲁奇才去的,从这一点看来他也蛮可爱的。
后来又看了一遍,很喜欢那大开大合的剧情,还有那必然悲剧的走向。但怎么来说,溥仪这个人还是很懦弱的,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弱也不是一种劣势吧,反而正是这种弱他才得以存活,毕竟,清王朝是封建统治的终结,他也只是一个人,终究是无能为力扭转时势的。
我看过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讲他过去做帝王的生活,在紫禁城中的雍容尊贵,不过后来失势落败,他只得作为一个傀儡活着,变卖紫禁城中的古董继续过着奢华的生活,他有想过去英国留学,不过后来却去了日本,选择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他也有提到,带走的珍宝,最后到旅顺的时候就只剩下一箱了。
不过电影中的溥仪和真实的溥仪还是不一样的。尊龙饰演的溥仪像是一个时运不顺的失败英雄,而那本书中的溥仪更多是一个颓废不知所往的形象。书中他贪生怕死,在伪满洲的宫殿里烧香拜佛,宫殿外,是他这个皇帝无法保佑惨遭战乱的黎民百姓。
他似在烟雾缭绕中糊里糊涂做着皇帝的美梦,这不禁使我想到或许一个人命运的悲惨并不单单只是恶劣的环境造成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