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1724~1804)是德国人,一生未曾离开家乡科尼斯堡。他在那里读大学,他的拉丁文极好,在大学期间熟读了物理学、天文学、数学和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在大学里取得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担任8年家庭教师,然后在母校教书,所教课程包括物理、数学、地理、人类学、教育学、矿物学,以及逻辑、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等。
他的生活极有规律,言行一丝不苟。他与柏拉图的相似之处是终身未婚,享年80岁,其代表作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等。
康德的哲学被称为批判哲学或先验哲学,所谓批判是就理性功能而言,他的代表作是三大批判。
所谓先验,是指先于经验并作为经验之基础者,即要由此找出一切经验,包括认知、道德、审美等之所以可能的条件。
他的一生努力探讨这样四个问题:
一,我能够知道什么?
二,我应该做什么?
三,我可以希望什么?
四,人是什么?
针对“我能够知道什么”,康德写了《纯粹理性批判》,所谓纯粹理性,是指“理性”在理论上(不涉及实践)的运作。
这种批判的目的是要确定“先天综合判断”(即有效的知识)是否可能。
他着力研究了四个问题:
1.纯粹数学如何可能?
2.纯粹自然科学以物理学为主,如何可能?
3.形而上学作为自然倾向,如何可能?
4.形而上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否可能?
前三个问题都是如何可能?意思是,可以成立,但是要说明其如何可能,第4个问题则是“是否”可能,而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这样?因为形而上学的对象是真实的本体(或者叫物自体),而人的认识只能达到“现象”,这里就涉及到对物理性所做的复杂分析了。
知识的构造需要质料与形式,质料来自外界事物,由感性去把握,形式来自理性主体,并由此确保知识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两者合作不是兼具先天性与综合性吗?这是康德的简单想法。
康德使用“理性”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理性是指人心智的基本能力,其中包含四个由上而下或由内而外的层次:理性狭义、自性、想象力、感性。
狭义的理性扮演着统合或规范的角色,然后自性、想象力与感性的三个层次,各有双重作用,即本身具有先天形式,并且可以接纳后天质料,这种复杂的结构可谓别出心裁而富于理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