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亲子教育教育
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作者: 沛沛家的蝶泳 | 来源:发表于2016-05-04 22:02 被阅读504次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我们都是懵懵懂懂却又自然而然地做了父母,自从有了孩子,我们的人生都将改变。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一个孤单的个体了,孩子会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潜能,一种无比强大的潜能。

明日之星辅导中心是一所“家长咨询”机构,专门针对那些关注子女成长但又满腹疑问的家长,主要针对5-18岁的少年儿童,而机构的三位资深心理辅导专家合作完成《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亲子著作。这本书以课程为体例编排,以并列结构讲述10个话题,每个话题并且由不同作者所写,严格说来,这本书更像一本课堂实录,是写给天下父母的10堂心灵成长课。

第一堂课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第二堂课  父母心中的爱与怕

第三堂课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第四堂课  真正接纳孩子的情绪

第五堂课  传递有价值的“价值观念”

第六堂课  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人生

第七堂课  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第八堂课  永远不要贬低你的孩子

第九堂课  爱的逻辑与怨言

第十堂课  心智成熟的旅程

“为人父母后,我也在自己身上看到了前所未有的优点,发现自己竟然愿意为了某个人,倾尽全力,做到许多超越常人的事情”,很多家长如是说。成为好父母的前提是做一个成熟的大人,一个主动型的家长应该经常反思,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还会向孩子学习,努力地理解孩子。

由于受到父母自身成长的影响,父母下意识地认为,如果采取自己选择的教育方式,就可以保护孩子(甚至父母自己)免受潜在的伤害,这些教育方式催生出了5种特别的家长类型,他们是彼得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家长以及无痛型家长。

我父母小时候家里穷,当他成了父母,他就认为只有钱能让孩子幸福,所以他拼命挣钱,给我们三姐弟的零花钱很多,但是陪伴我们的时间很少,我小时候感觉很孤单,每天被关在屋子里,每次和他们沟通,他们总是说:“要多少钱给你多少钱,你还不知足?”我父母就是COPY型家长,他们想让我们拥有他们自己成长道路上的每一个机会,弥补他们成长道路上的缺失。而正如这本书给的药方一样,一家人,但成员各自独立。家长应该放弃自己的过去,了解子女的真正需求,这样父母才能成其为父母,孩子成其为孩子。

每个家长类型,这本书都总结了其特点,以及给出药方。家长们可以对号入座,我虽然还不是家长,但对号的话,我可能是彼得潘式家长。

特点:不愿长大。患上此症的人叫做“彼得潘综合症”,他们不愿承担责任,不能对任何事或任何人做出承诺。一句话,彼得潘式的人物不愿长大,或者说,一辈子也不长大。乍一看,彼得潘式家长很能找乐子,会千方百计让周围的世界变得好玩,希望别人热爱自己,喜欢大家跟自己一起享受快乐时光。但是,欢乐一旦散尽,意犹未尽的他们将会顿感绝望,孤寂感很快就会笼罩下来。

药方:勇敢。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拥有足够勇气、长大成人的家长,而不仅仅是一个彼得潘式的玩伴而已。正如上面说得,家长不能和孩子做哥们,这样让孩子觉得没有掌控,人生没有安全感。

除了给家长分类,这本书还戳破了爱的十大怨言。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高贵、最令人欣然为之付出的事物,地球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之相比,养儿育女令人全身心投入,充满激情。但是在我们养孩子累的筋疲力尽时,就会沮丧、泄气,各种怨言不断迸发:

怨言1: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家孩子好

怨言2:孩子既不喜欢我,又不听我的话

怨言3:我总是孤军作战

怨言4:所有的办法都试过,就是不行

怨言5:我的孩子有问题了

怨言6:在某方面我可不行

以上所有的怨言实际上都是谎言,其实他们都是我们不了解孩子的误解,真相往往是这样的:

真相1: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我妈妈是比较狂,小时候拿我和别人比成绩,长大了比工作,工作稳定了比嫁人,总是感觉我和别人差了一大截,看别人哪里都比我好,最后我都不敢有朋友,因为怕她总拿出来打击我。

子女同龄的家长往往有忌讳,不愿把孩子的故事讲出来,文中的例子也是说,家长去参加心理辅导,恰巧碰到熟人都很尴尬,好像自己的丑事被发现一样。如果家长找孩子大点的父母交流一下就会发现每个家庭都有苦恼。而聪明的家长只解决问题,不拿别人家的孩子比。

真相2(1):孩子们个个耳聪目明

父母在教育青春期的孩子时,一定要有的放矢、有备而来。说话要注意分寸,父母不论说什么,孩子们都是能听进去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即使也就仅限于头两句。重要的是明白父母其实是能够影响青春期孩子的,家长自己在孩子身上有何种影响力,家长们往往并不知晓,这是因为孩子们的心思往往不会通过眼神表露出来。

真相2(2)父母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的,应该是尊重大于喜欢

青春期的孩子即便想和父母亲近,也不大会表现在面子上。“哥们儿式的家长”让孩子没有安全感,父母比子女强势,才让孩子感觉父母有父母的样子。

其实,不要惧怕扮演家长的角色,青春期的孩子喜欢父母也好,不喜欢父母也好,多半都是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焦虑所致,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没有多大关系。随着年龄增长和青春期的结束,孩子们自然会回过神来,父母也会因为自己的稳重和强势而获得孩子的尊重。

真相3:孤军作战大可不必,别人的话可能更容易听进去

家长们需要有个局外人出来说话,教育孩子的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孤军作战没有必要,而且,对于一般人来说,别人的话往往更有分量,家长们可以考虑一下孩子的学校,看看有没有可以信任的老师或教练,或学校的专职辅导员,是否可以组建一些小团体,给孩子开展一对一的辅导。家长们也可以咨询一下,问问社区里是否有一些类似于“哥哥姐姐来帮忙”的团体或组织。

真相4:持之以恒才会有效,爱和逻辑也很强大

世界上有很多惩罚孩子的方式,但也有很多因素导致惩罚收不到任何效果,实际上,没有哪种惩罚方式是包治百病的,真正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看父母的脸色行事,装模作样可是孩子们的一大本领,目的就是骗过父母,逃脱惩罚,所以,持之以恒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坚持就是胜利,不管是奖励孩子还是惩罚孩子。

真相6:你样样都能行

之所以做了你孩子的爸爸妈妈,一切皆是缘分。每一个做父母的人都会在某个时刻觉得自己很无能,那是正常的。不要怀疑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长,你样样都行的。

父母虽然不用职业资格证,可是,这是一场一日为父母,终生要考试的赛场,只有不断成长的“奥特曼”,才能击退不断进攻的“怪兽”。

相关文章

  • 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希拉里·克林顿说:“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我们都是懵懵懂懂却又自然而...

  • 《在养儿育女中长大》

    看过这样一个很温暖的说法: 每个孩子都曾经是天使,出生之前,他们都曾趴在云朵上,认认真真地挑选父母。 他们挑中了你...

  •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2018年注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年初我晋升为一名宝妈。在成为妈妈之前,我也曾幻想与宝宝一起其乐融融,幻想着宝宝熟睡...

  •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自从身为人父就有了很多困惑,总是担心自己不能起到表率的作用,将自己的孩子带好,这成为困惑我的一个问题。为了寻找答案...

  •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之前看到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我特别不理解孩子的家长是如何教育的。那时候我觉得教育孩子应该很简单,哪有教不好的孩子!直...

  • 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第一次做你的母亲,你第一次做我的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

  • 儿子,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儿子睡觉了,我手捧《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边读边想,幸庆自己在儿子还不到半岁时就读到这本书。看着酣睡的儿子,...

  • 孩子,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由三位美国教育专家所著,希拉里·克林顿真情推荐。作者作为心理咨询师与很多家庭有交集,书...

  • 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很感谢我的女儿,包容一个不完美的妈妈10年,并愿意今后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我出生在一个思想较为传统封建的家庭,撇...

  • 找回自己,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期待着儿子高中后,开始我的新生活。结果一切正如所料,也出乎意料,我们开始了新生活,那就是共同经历青春期带来的阵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养儿育女中长大——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wx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