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可少有人有幸福的能力。
01
曾在小区的儿童游玩设施处,看到过一个小男孩儿。目测大概六七岁的样子。
和他差不多大的其他小孩儿,有的在沙池旁堆沙,有的在滑滑梯处嬉笑打闹,还有的在你追我赶。
而他静静地坐在一旁,呆呆地看着大家。
小男孩右后方的石凳上坐着一位女士。女士静静地看着小男孩,不怎么说话。当时想着,可能是他的妈妈或家长之类的吧。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就有两个带孩子的奶奶凑了过去,其中一个奶奶问:“那个坐着的,是您家的小孩吗?”
女士微笑地点了点头。
“哟,那怎么那么安静啊,不和其他小孩一块玩吗?”这话题一出,就迅速开启了奶奶们和周围其他一些家长的好奇心。女士友善地回复了大家的提问,也渐渐和周围的家长聊了起来。
在谈话中,得知那名小男孩儿从小就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
他不喜欢玩玩具,不喜欢看动画片,不怎么吃零食,也不怎么爱学习。不哭不闹,对周围一切似乎都无感。父母急了,以为孩子得什么病了,带去医院各种检查,最后检查结果都无大碍。
他妈妈心想,自己的孩子该不会得抑郁症了吧,可转念一想,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患抑郁症呢?百般纠结过后,慌得没辙,还是带他去看了心理医生。
后来心理医生说,没患抑郁,连抑郁倾向都没有。虽是好消息,可他妈妈更急了,那自己好端端的孩子,为啥会变成这样?
直到有一次,他妈妈临时有急事,不能在早上及时送他去学校。当他妈妈正准备打电话和学校老师请半个上午的假时,小男孩儿突然跑过来和他妈妈说:“吃完早餐的餐具我知道怎么放回厨房,楼下有巴士到学校,我看同学和他奶奶搭过,到了学校我让老师给你打电话,你去忙吧。”
他妈妈回忆道,当时直接被吓到了。说这样的语调和思维,比他刚上高中的哥哥都要冷静和成熟。
他妈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明显有些哽咽:“这不是一个6岁孩子该有的样子...我只希望他在这个年龄,能和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的,开开心心的...”
听了她们大半天的谈话,虽然没了解到小男孩为什么会有超出同龄人一大截的成熟和冷静的原因,但心里还是会惋惜和心疼。
在一个快乐不打折,简单单纯,一个超人玩具或一把小铲子一滩沙就能玩一个下午的年纪,他却感受不到了。
02
有个词曲创作人曾发过一条微博谈创作。
里面有一段讲到,歌手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好,是很难写出好歌的。只有生活得没那么好,甚至一塌糊涂时,那时候的灵感,才是最接地气最接近大众心里的。而在这样的情境下创作出来的歌,更容易打动人。
有些赞同的网友,还列举了宋冬野的《董小姐》、《安河桥》,薛之谦的《演员》,毛不易的《消愁》。
有一条评论让我印象深刻。
“我对这个不太懂,但我男朋友是搞这行的。如果真的像您说的那样,那我希望我男朋友永远写不出好歌。宁愿他傻不拉唧地快乐着,也不想他太过通透地忧愁着。即使后者所带来的成绩,是他所追求的。”
其实新媒体领域也极其相似。
除了干货和一些纪实类的文章,像写情感、散文杂文、生活随感类的不少作者都提到过,开心的时候,很难写出走心的好文章。
有时候为了营造创作的气氛,会刻意把自己单独关在房间里,放一些很伤感的歌,让自己进入“状态”。如果还不行,就去想之前生活中,让自己难过的事情和场景,细节越清楚越好。
有个情感类作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自己虽然通过写作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和金钱,但却没那么快乐了。有人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疼,赚钱了还说风凉话。
她很平静地回应道,自己在失恋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好好地哭一场了。潜意识会职业化地提醒她,先别哭,现在的感觉,赶紧记下来,又是一段好素材。遇到让自己抓狂的事情,她职业化的思维会在心里提示她,会什么会抓狂?抓狂的程度是如何?这其中能提取什么样的点去写入文章,引起别人的共鸣?
后来慢慢的,职业化的思维已经覆盖了她主观感受表达和发泄的通道。她已经没办法去好好感受自己的情绪了,包括快乐。
逻辑思维的罗胖曾在《奇葩说》里说:成长的本质,是变得复杂。
我们一边长大,一边接触到的新事物,也越来越多。其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有纯净,也有杂质。
随着掺杂在我们身上的东西变得越来越多时,我们对生活最简单的快乐感知,也被包裹得越来越严实。
电影《夏洛特烦恼》里,当夏洛功成名就,尝过了各种新鲜,享遍了万千奢华,却对骑着破电动,住着简陋隔断间的大春,心生嫉妒。
夏洛和大春打电动的时候,大春还是傻呵呵地一心只在游戏里,手里不停地摇动着游戏杆。游戏小小的胜利,就让大春雀跃不已。
而夏洛思绪飘飞,满脸惆怅,打完当即就点起了一支烟。
“大春我真嫉妒你,能像傻逼似的活着。”
03
鸡汤总是告诉大家,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权利。
可鸡汤从来不会提后半句,少有人有幸福的能力。
物质的丰裕和精神的充实是可以帮我们提高一些幸福的能力。可现实是,很多人依旧不快乐。
新鞋子新衣服新包包也只能换来你片刻的兴奋和喜悦,甚有一些人买了新房,幸福感也是转瞬即逝。于是大家开始不断地追求新的东西,追求更贵的鞋子衣服包包车子房子。很多人美化其名约“有上进心”“努力即称赞”“奋斗即光荣”等等。
可午夜梦回,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坐在床头,周围无比安静,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此时你摸摸胸口,扪心自问,在一天24个小时里,你有多少时间是真正开心的?
或许,你也不清楚。
幸福的能力通俗来讲,可以理解成对快乐的感知度。
在这个物欲横飞,充满浮躁的社会里 ,大家因为不同的原因,对快乐的感知度都变得越来越低。
提高对快乐的感知度,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告诉自己:
“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奇葩说》里,康永哥说他读资料读到一种罕见疾病,叫呼吸中止症。
呼吸中止症,又名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睡眠时呼吸停止的睡眠障碍。康永哥说患这种病的小孩儿,需要的不断地告诉自己,呼,吸,呼,吸...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没有人下这个指令,呼吸就会中断。
万万没有想到,连呼吸这种最微不起眼,最被我们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有人竟然需要花费力气才能完成。
当我们已经把看得见,闻得到,听得清当作理所当然的;把阳光,花香,音乐,当作理所当然的;把健康,平安,善意当作理所当然的。
那我们不快乐,也是理所当然的。
前段时间在看一本书,于娟的《此生未完成》。
生前她执教于复旦大学,当时她是一个两岁半孩子的母亲,同时,她也是一位乳腺癌晚期的患者。
当她在医院化疗和放疗期间,癌细胞已经扩散和转移,她几度经历地狱和鬼门关。最后全身像瘫痪一样,动弹不得,无法进食和翻身,身上多处都如万蚁钻心般疼。
有那么一小段时间,她全身稍微没那么疼,并能在家人的辅助下,站起来走走路,写写文字。她在书里回忆道,不疼的日子,还是蛮不错的。
刚开始读到这段的时候,觉得作者是在苦中作乐。可细下心来想,发现其实是一种参透生活的豁达。因为有了极度苦痛的对比和参照,对最平淡状态的幸福感知力,才变得特别敏感起来。
于娟在书中提到,病前她丝毫不曾注意自己的身体,几乎没在12点前睡过,做学术研究或者有热情的事,甚至频频通宵。可病后那段时间,她却变得更加豁达,更加珍惜。珍惜还能坐起来,珍惜能吃点儿东西,珍惜家人的爱,珍惜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尽管最后,奇迹还是没有降临到她身上。
可她已经尽了最大能力地抗争过,努力过,并留下了几十万刻骨铭心的文字。
读完于娟的文字,我最大的感悟是,其实不一定要经历极度的痛苦,才能提高对快乐的感知度,并珍惜活着的时光。我们只需要不断地默默提醒自己——“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
当我们发现周围的一切,都不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我们才会慢下来去感受,去珍惜。这其中,也包括我们曾经忽略掉的人和事。
也许你会嫌弃或怀疑这一句普通的心理暗示,能有多大的作用。
是,它就是极其普通的一句话,没有任何魔力。
可当你把这句话不当作理所当然的那一刻起,作用就发生了。
- end -
亮儿原创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微信公众号转载请通过简信联系作者本人获得授权,谢谢你的支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