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6路车
裴欣
那天上班路上经过一个小区时,看到有一辆6路车停在那儿,心里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那是我以前曾经乘坐过的吗?
有多久没乘坐过6路车了呢?
以前上班,经常坐4路车,因为6路车次不多,不过心里倒盼望能多多碰上6路车,尤其是下午下班回家的时候能坐上6路车,再恰好是那位善解人意的能让我们多坐一段路的师傅,就更好不过了。眼前的这车不知道是不是我们之前坐过的那个,粗心的我乘坐过那么多次竟也没记住那车牌号。
难以忘记那些日子里,天还黑蒙蒙就睡眼惺忪地走出家门,晚上满身疲惫披星戴月归来,早晚两头不见太阳。出门时伸手不见五指,大约步行四十分钟到公交车站,天也慢慢亮起来,经过广场时经常听到里面传来晨练者的伴奏曲,因为天黑看不到他们只能听到声音,那焕发着无限活力的音乐穿过黎明前的黑暗毫不客气地撞击着耳膜,真为他们的坚持早起的精神感动,要是我宁愿赖床。我也许明白了我体质虚弱的原因了:懒、不锻炼。
坐上车差不多四十分钟也就到了单位,如果碰上一个开快车的司机师傅,也许半个小时就到了。所幸路途不孤单,有同事一路同行,那么长的路才能有耐心走下去。每天下午下班后正好赶上末班车。如果坐4路车回,大多数情况下就把我们扔在终点站,我们得步行四十来分钟伴着月亮到家。其实公交师傅也下班,得把车开到公交公司,和我们回家是一个方向,我们家就在公交公司附近,但师傅们不让我们再坐下去,到了终点站全部乘客都下车。他们的服务告一段落,怕万一出安全事故责任模糊,也就是怕讹上他们。据说有一次他们好心拉一位乘客捎他一段路,却出了点小事故,由于责任问题好长时间解决不清。所以他们引以为戒,不再额外提供服务,到终点站了请所有乘客都下车,只剩下他们单位的自己人。车往西走,空着,我们也需要往西走,却被赶下车,加上我们又上了一天班,不得不硬撑着一步一步往家挪。如果碰上心软的男师傅,态度不太强硬,可能会照顾一下我们,多载我们一程,如果是女师傅甭想,她们的态度非常强硬,把乘客统统赶下车,虽然她们也没错,是按规定来的。可心里也感叹:同为女人啊,何必为难女人!
有的时候很想不通,觉得应该在西段也设几个站点,反正车站也在西边,从西边发车,空车咣当咣当开到东边,我们三步并作两步追着车赶到东边,多大的资源浪费啊!若西边有站点,那样我们会节省好多时间。早起一出门就坐上车,就不用再步行四十来分钟的时间着急忙慌去赶车了,下午回来直接坐回来,又节省四十来分钟。多美的事。人微言轻,只是想想而已。
每天赶末班车的人特别多,车上拥挤不堪,根本也没有座位,能挤上车就不错了,每次都是人满为患,拥挤得身体根本不能舒服地待着。所以每天都特别累,累也得一步一步走回家,恨不能长出一双翅膀飞回家中。下了车已是万家灯火,还要走四十多分钟才能走到家。每天都累成狗,到家里先在沙发上瘫半天才能缓过来劲儿。在外面强撑着一口气站立着像个人,到家里各个零件都散架了似的,瘫成一团泥。休整一晚后,满血复原,第二天又顶着晨星精神抖擞地踏上征程。最初的几年,我们那片还没安装路灯,早起走的时候,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晚上回来的时候,同样黑乎乎的,生怕遇到劫道的,路上没有行人还好,一有行人就赶紧躲远点。尤其是如果身后有人,就赶紧连跑带颠地往前赶拉开距离。某人说我没财没貌的,想太多了。可还是害怕。
而有一趟6路车特别好,如果下午下班了碰巧赶上这趟路车,可惜这么碰巧的事不多,一个月也没几次。在我们的央求下,司机师傅会心生恻隐载我们多坐一段,一直坐到我们家附近,省去我们好些时间和力气,可以早一点到家,虽然到家时也是满天星辰。十分感激善解人意又特别帅的师傅。做好事的人都是很帅的。他们的车有时候放在他们居住的小区里。有一次大早起不想走路去车站了,就去人家车旁边等,想省点劲发点懒。结果在车旁等啊等,师傅还不出现,又不知道怎么联系人家,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导致那天差点迟到,后来放弃坐这趟,连跑带颠地赶往车站,远远地朝快发动的路车摆手呼唤“师傅,请等等我!”。上气不接下气地上车,到单位后心还不能平静下来。原来人家那天排班排在后面出发的晚?不了解内情的我们白等了,自己每天那么早上班,便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也这样,原来好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怎么样就是怎么样的。
后来同事们陆陆续续都买了车,经常厚着脸皮坐同事的车回来。不用再挤公交车了,也不用再走那么远的路了。坐过好多同事的车,上班去或者下班回来,几乎每位有车的同事我都麻烦过她们,而且还不止一次,都是很多次很多次。非常感谢她们!可是自己无德无能无以为报,只能把这份感激埋在心底。有一次,一位同事的车半路出现了报警情况,还有一次车胎被扎了?心里感觉特别不好意思。亲爱的同事们,你们感觉到了我深深地谢意和想念了吗?
其实坐公交车也是很有意思的,车上有各形各色的人,在车上可以了解到很多逸闻趣事。只需带一双耳朵,仔细听,可以知道好多事,开阔自己狭窄的眼界,充实自己空空的大脑,原来外面的世界这么丰富多彩!有的时候说话的人很多,你根本不知道该听谁的,都说的很精彩,你注意力在这边,那边的精彩就可能错过。有的时候仅凭电话也能分析出一个人的性情、或者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大声说话啦、打电话啦无所顾忌没有素质,什么日本人素质高就不这样啦,他们说话小声、手机铃声静音尽量不影响别人。他们怎能体会到这种中国特色的热闹之中的精彩! 那时挤公交车,虽然累,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听到不少趣事,也有很多收获。可惜,现在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了。
怀念那些当时看起来很苦现在想起来却很甜的日子!还有那些同行的人和车!你们都好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