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我们“被迫”过着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为了担负养育的责任,为了生存,为了迎合别人的目光……
我们时常感觉不快乐、不开心,更别提幸福。我们想放弃现在的生活,去做自己,但很多人都做不到。
因为我们出生便自带使命。
但这些并不是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幸福的方法》告诉我们幸福无处不在,需要用心去感受。
接受自己,找到几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时常去投入地做一做,享受当下。
幸福不是不顾一切地做自己喜欢的事,而是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生活方式,增加幸福的心流体验。
比如,如果确定无法换工作时,那就在当下的工作中培养自己的使命感:找到工作的意义,认可当下的工作。我们以这样的心理去工作时会感受幸福。
再比如,我们可以在工作之余,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找一份自己视为事业的兼职;去做让自己感觉幸福的事:陪伴家人、与朋友聚会、运动、看球赛等等。做我们乐于做的事会让我们拥有幸福的心流体验。
幸福也不是在爱情的道路上找到所谓“合适的人”,而学会经营一段亲密关系。
爱一个人,应该爱他(她)本来的样子。而他本来的样子都掩盖在他们话语、行为的背后,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通过合理的沟通去了解。
幸福从来都不是免于遭受麻烦,而是面对困难、克服障碍后的成就感,比如种种意外、天灾人祸。我们无法预见,也就无法防患于未然。当灾难降临,我们可以悲伤、可以难过,也可以痛苦。但我们更需要接受,坦然接受。并试着适应新的生活,继续保持以前积极为之努力的目标,或者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我们会因为这些磨难而更加珍惜当下的快乐,对快乐心存感激。
再比如养育孩子。我们不能苛求孩子不犯错误、不惹麻烦,而是需要帮孩子做到“吃一堑,长一智”,因为孩子就是在错误中成长,这样,我们会接纳自己的孩子:他就是这样的,他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接纳孩子,会让我学着无条件地爱孩子,放下期待,只是充满爱意地陪伴。我们的爱会赋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勇敢,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发挥特长,显理自己的优点与优势。
孩子会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顺眼”。
幸福是认真、积极生活的内在心理体验,它不仅是各种成功的心理反应,更是对小确幸的“明察秋毫”与日积月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