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买了“得到”课程中的付师傅美食课程。其中“对生命的感知力”一词引发了我极大的共鸣。这个世界永远是那么多姿多彩充满变化与未知,动物们往往成天只为填饱肚子、享受当下而活着。作为人,我们有幸能通过自己的感官来感受世界。或许,这也是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吧。
城市里售卖美食的店铺鳞次栉比,相比以往,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各类山珍海味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美食都触手可得。但我却开始有一点“审美疲劳”了,少有能让我惊喜的存在了。也不是我的口味变得刁钻、更不是我的品位水准提升。当下馆子吃饭变得稀疏平常,这种体验就不那么的珍贵了。于是乎,我对待它的态度渐渐变得淡漠了。仿佛只有不断的重口味的新刺激才可稍微引起我的味觉感官。
中学的时候,我就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那颗躁动和好奇的心灵总是按耐不住待在一个城市里两点一线的生活。却因高三玩物丧志,高考失利,期待中前往上海魔都读书的愿望也落空了……但一直以来,对外面大千世界的向往却隐藏在内心最深处。直到大学毕业,工作所需,我真的有幸前往了多个国家,与不同人沟通交流,看到了那么多美好的景色,也见到了那么多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感慨大千世界精彩万分呀!
可是后来,在欧洲,我漫步在做梦都想来的欧洲小镇中,脚踩着百年历史的石板路,穿梭过一幢幢精致的欧式小楼,沿着荷兰的运河漫步,也在艺术圣殿卢浮宫畅游过。渐渐地,每当我来到一个新的城市,那股新鲜感快速地逝去。我依然记得第一次走出火车站,看到欧洲城镇时那种直冲大脑的兴奋感,但对现在这种缺失新鲜感也感到无奈。
无论是美食还是美景,我以为,不是因自己接触得足够多了才缺乏新鲜感的。每一处地点都充满了无限的美好和未知。就像有那么多的摄影爱好者,常年蹲守在西湖,拍摄一年四季不同时刻的西湖景色毫不腻烦。
我缺乏的应该是对生活、生命的感知力。这种感知力逐渐地钝化甚至退化,导致我无法在面对美好的事物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魅力。举一个不确切的比喻,就像动物身处音乐厅无法欣赏交响乐一样。
在长年累月的工作生活里,套用一句网络上的话:“我的棱角已经慢慢被生活所磨平”,好像变成了螺丝钉,完成自己的任务以后回家休息与娱乐。那些需要动脑和思考的业余活动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廉价与方便的娱乐刺激,比如电视、电影、游戏。
还有,城市中人的节奏也越来越快,急着开车赶路,急着坐电梯,急着完成手头的工作,急着吃饭睡觉。明确的目的越清晰,我们越难以打起精神来享受过程。沿途的风景总是一晃而过,食物只是为了充饥的存在。我们关注的只剩下自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和那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了。
自然而然,无用的美好的事物不再吸引我。再渐渐地,它们消失于我的视野中,我的感官再也感受不到它们了。
反观付师傅,作为美食家,他从高端食材到最普通的家常食物,都能做到用心品尝,细细品味,尽可能动用一切感官来品尝,甚至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令人羡慕的不仅仅是他可品味世间美味的体验,还有他独到的品味能力。我以为,以纯粹不带功利目的的方式,放慢脚步细细感受,才能更深地品味个中魅力。而且,在不断深入了解和享受中,方能保持对于身边事物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学会享受音乐、绘画、美景和美食都是幸运的。学会欣赏往往还需要刻意的练习与学习。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尝试着放慢脚步,放慢生活的节奏。做什么都慢一点,去注意过程中的细节。我去仔细品味哪怕只是食堂里打的大锅饭菜。也去静下心花一个多小时来学习和制作新的菜肴。时间感开始变弱,烹饪本身也变得乐趣横生,即使最后的味道不那么令人满意,即使只有我一个人独享,我也惊喜地发现那隐藏其中的乐趣。就好像身上的细胞变得更灵敏,对一切的感知力也变强了些。
魅力无比的拔叔在《汉尼拔》里说到:人的悲剧并不是死亡,而是被浪费。人各有志,追求不同,兴趣也不同。努力去寻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朝着它努力前行,这个过程就值得赞颂与品位。正因为我们还活着,去尽力体验每一个点滴的瞬间,去发现每一刻美好的时刻,去感知所有的酸甜苦辣。这就是我们能做的最好的活着的方式了吧。每一天,都是我们余下生命中最为年轻的一天。我不会再如同麻木的行尸走肉一般只是“活”在世界上,我开始一点点打开眼界、听力和心扉,来拥抱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