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的逆袭!

作者: 3721e057ea8d | 来源:发表于2018-03-08 15:46 被阅读20次

    吉利控股集团李书福斥资90亿美元买入戴姆勒9.69%股份,并成为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的消息,强势霸屏各大媒体头条。业内人士纷纷预测,这笔跨国收购为的绝非仅为5%的股息率,而是期盼能与戴姆勒展开更深入的业务层面合作,预埋着李书福更强大的野心。

    从2017年11月至今,吉利收购戴姆勒股份一事,最终有了“实锤”。然而,整个事件依然扑朔迷离……

    去年11月,路透社的一则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中国的吉利集团希望入股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

    当时,戴姆勒拒绝了吉利提出的一项收购请求,即通过折价配售,将持股比例提高至5%。按当前市场价格计算,这些股份将价值45亿美元。

    外媒报道称,尽管戴姆勒拒绝了这一请求,但表示欢迎吉利在公开市场购买公司股票。

    在今年1月份的底特律车展上,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对于此事进行了公开回应,他确认了吉利“表白”戴姆勒的传闻。“实际上我们与吉利公司做了一些初步的非正式的谈话,但是没有任何的决策。戴姆勒欢迎任何对于长期投资有兴趣的投资人。”

    时间流转到2018年2月,一如往常的言出必行,这一次,吉利似乎真的又做成了——外媒报道,通过从二级市场收购的方式,吉利收购戴姆勒部分股份一事已近完成,收购主体为吉利控股集团。

    此事瞬间在全球汽车行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甚至有德国媒体声称,吉利要谋求戴姆勒集团的控股权。

    事实果真如此吗?

    目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吉利此番具体收购的戴姆勒股权应该低于3%——因为按照德国法律规定,超过5%的股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戴姆勒集团必须进行公布。

    很明显,戴姆勒对于吉利的入股并非持十分积极、开放的态度,否则也不会在谈判桌上婉拒。通过二级市场入股(用通俗的说法解释,就是直接到股市上买入股票),则是戴姆勒情不情愿都只能接受的方式。

    而吉利通过二级市场购入股份这样成本更高的方式入股,则表达了吉利的一个决心——不管你愿不愿意,我都要入股。

    要知道,这笔收购其实是李书福通过二级市场买股强行实现的,证券行业分析师认为,因为是在二级市场买入,所以这笔股票本身并没有与戴姆勒发生直接关系,谋求董事会席位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从戴姆勒层面而言,吉利的收购行为仅属于财务投资者行为。

    尽管如此,收购消息传出后很快在证券市场引发了蝴蝶效应。收购直接带来二级市场诸多个股股价的激荡。其中,港股市场方面,吉利汽车周一开盘便大涨5.86%,截至午盘的涨幅更是超过8%,且带动港股新丰泰集团、北京汽车等汽车板块全线上扬。

    戴姆勒虽然在此前的声明中表示欢迎吉利成为其第一大股东,但在2月26日,外媒援引消息人士称,戴姆勒将寻求阻碍吉利获得公司监事会席位。该消息人士称,戴姆勒高层认为吉利是对戴姆勒“别有所图”的战略性投资,同时怀疑“李书福不会甘当坐拿股息的股东”。

    与当年“追求”沃尔沃的情况类似,在戴姆勒面前,吉利这个“傻小子”展开了强大的攻势。

    这几年吉利到处买买买,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已拥有沃尔沃汽车、沃尔沃卡车、沃尔沃客车、Polestar、领克汽车、吉利汽车、伦敦电动汽车、远程商用车、宝腾汽车、路特斯汽车、Terrafugia飞行汽车等品牌。

    并且,目前为止,吉利的每次收购都颇为成功。八年之前,吉利以18亿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轿车的全部股权,在八年之后的今天,沃尔沃在中国已经进入了10万俱乐部,成为了第七个在中国年销量达到10万台的豪华汽车品牌。

    而在2017年的早些时候,吉利更是完成了对马来西亚宝腾和旗下品牌路特斯的收购,并且在收购之后短短的三个月之内,就让路特斯品牌实现了40多年来的首次盈利。

    不过,很显然,此次吉利购买戴姆勒股份一事却与吉利以前的收购不同。因为吉利对戴姆勒的占股比例并不太多,而股权结构较为分散的戴姆勒,也一直强调管理层对公司实际运营的控制权。

    关于吉利的动机,有消息称,吉利是希望与戴姆勒合作创办电动汽车合资公司。但一方面,吉利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发展得很不错,另一方面,吉利与沃尔沃合作的领克品牌也被视为发力新能源的标志。吉利真的有需要借助戴姆勒的新能源技术吗?再说了,从戴姆勒表现出的态度来看,仅仅控股3-5%,似乎并不足以打动戴姆勒与吉利有更多技术上的交流。

    更重要的是,戴姆勒在中国市场已经与比亚迪和北汽进行了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去年7月,戴姆勒才与北汽集团签署新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

    那么,吉利未来有可能通过同样的手法,成为戴姆勒集团的控股方吗?

    这几乎不可能。首先如前面所说,戴姆勒股权分散,机构投资者和“散户”分别占7成和2成,吉利要通过二级市场达成控股,所需的资金至少将是数百亿欧元。

    这着实不是一个小数目。

    此外,通过二级市场入股达成强行控股,这就是传说中的“恶意收购”了。2015年万科和宝能的大战还历历在目,“恶意收购”的结果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这,显然不符合吉利和戴姆勒的利益。

    汽车行业中,保时捷当年与大众的股权大战更是让人记忆犹新——

    2008年6月,保时捷集团宣布:目标是收购大众50%的股份。随后,大众的最大股东德国政府惊慌增持50万股以保证其股东地位。与此同时,保时捷SE通过期权而不是购买现货隐秘地继续增持大众。

    2008年10月26日周日,保时捷集团宣布:已持有42.6%大众股份,并已购买了31.5%的股份期权。这意味着,保时捷有望在未来持股75%。

    2008年10月27日周一,大众疯涨147%!不少前期做空大众的基金瞬间爆仓。

    谁料,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彻底打乱了保时捷的美梦。保时捷集团2008年之前寻求到90亿欧元低息长期商业贷款。金融危机影响下,营收缩水,加上90亿商贷到期(被迫提息),保时捷内忧外患,对大众的增持计划止步于50.7%。

    大众汽车公司最终等来了反击的机会。大众引入了卡塔尔主权财富基金这个“土豪”战友。2009年8月,保时捷集团同意向大众出售旗下公司——保时捷汽车49%的股权,以缓解公司资金压力。2012年7月4日,大众再次购买剩下的50.1%股权。

    到最后,2012年8月1日,保时捷汽车彻底成为了大众旗下品牌,而保时捷集团则持有大众50.7%股份。

    很显然,吉利在“买买买”上食髓知味,确实尝到了甜头;但如日中天的戴姆勒与彼时风雨飘摇的沃尔沃完全不同,吉利很显然难以复制“蛇吞象”的一幕。

    事件还在进一步发酵中,除了戴姆勒可能存在的阻挠外,沃尔沃集团也成为阻挠的另一因素。

    根据路透消息称,瑞典卡车制造巨头沃尔沃集团2月27日已经放弃了沃尔沃汽车CEO 汉肯-塞谬尔森(Hakan Samuelsson)再度当选集团董事会成员的可能,因为沃尔沃汽车为吉利集团旗下子公司。沃尔沃集团公告称,吉利集团已经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而戴姆勒是沃尔沃集团的主要竞争对手。据悉,汉肯-萨缪尔森自2016年以来,一直担任沃尔沃集团董事会成员。

    有接近沃尔沃的消息人士称,由于反垄断担忧,沃尔沃一直反对吉利对戴姆勒的潜在收购。而目前为止,吉利控股是沃尔沃集团的第一大持股股东。

    在去年年底,吉利控股曾通过收购沃尔沃集团8.2%股权,成为后者第一大持股股东,并拥有15.6%的投票权。在沃尔沃集团,最大投票权拥有者是拥有22.8%投票权的瑞典投资集团Industrivarden,吉利排在第二位。所以吉利在沃尔沃集团只是有望获得一名董事席位。

    沃尔沃集团是世界领先的卡车、客车、建筑设备、船舶和工业发动机制造商之一,沃尔沃集团在卡车、客车、专用车领域非常强大,其销售额和盈利能力一直保持增长状态。对于沃尔沃集团的收购,寄托着吉利控股补齐吉利在商用车品牌和技术短板的希望。

    另一种猜测认为,吉利不过是在投资戴姆勒这样的优质的海外资产。王健林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情,李书福用更巧妙的方式做成了。

    当然,一切都只是猜想。李书福拥有过人的商业眼光,也一向不走寻常路。吉利到底能否更进一步,谁也不知道……

    在此之前,戴姆勒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商用车制造商,而沃尔沃集团则是全球第二大商用车制造商。随着吉利收购戴姆勒,一边是被“伤害”的沃尔沃集团,一边是希望与之“更进一步”的戴姆勒,“新欢旧爱”如何协调,接下来确实将考验李书福的格局和智慧。

    免责声明:本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财洞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吉利的逆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ey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