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数学遇上文学,看套路不如看数据

当数学遇上文学,看套路不如看数据

作者: 书虫小白白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15:25 被阅读0次

每个爱好写作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优质的好文章,像那些名家大咖一样,篇篇经典,款款爆文,于是我们经常会在写作的时候刻意的去模仿,拆解他们的作品,希望自己能学得到他们一点点套路。

原书自拍

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将文学大数据视为文学标准,探究出隐藏在世界上伟大作家作品里的有趣之处。作者收集了数千本书籍的数据库,和数百万个单词,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来启发爱书人和好奇心的人。用数据说话,比套路来的更直接。

本・布拉特,另辟蹊径,是个爱用数据说话的有趣的作家,他曾任《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他用数学的方式把这种文学规律展现给我们。他喜欢用数据说话,运用现有的统计技巧,加上自己设计的适用方法,所有调查与实验都原创亲自执行,读者不需特殊数学知识也可以轻松理解得出的结果。作者将发现以清晰幽默的语言、充满说服力的视觉呈现,提供了一个认识经典作家和畅销书作品,其中隐含的模式结构,或者令人难以忘怀的全新观点,这本《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就和我们分享他这一有趣的发现。

来自网络

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想成功最快的方法就是复制成功,我们常用的字就那些,但经过不一样的排列组合后就成了知名作家们谋生的手段,赢得名声的工具。那是为什么呢?他们中的有些人给出了建议,但是判断这些建议到底是不是有用的呢?这就看给我们建议的人自己是不是确实遵守,还有就是有没有因这些案例获得成功呢?

作者从最简单常用的感叹号开始,研究结果表明,畅销书作家埃尔默.伦纳德曾说的:一部作品中,每10万个字中的感叹号不能超过3个。这条“真理”却被他自己打破了,纳博伦并没有遵循自己的意见,他的感叹号利用比例甚至超越了自己建议的16倍!所以,尽信书,不如无。

原书自拍

约翰.斯坦贝克说,你知道所谓建议是怎么回事,只有跟你本来打算的一样你才会听。

要去理解或描述艺术,而不是试图去“炮制”艺术。如果你是20世纪初的一个有抱负的画家,你可能会想知道莫奈开始画画时用的是什么颜料和绘画技术。如果你是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乐队成员,你可能会想知道披头土是如何录制歌曲的。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创作自己的杰作之前,你都希望对这门技艺的细节有一定了解。阅读是了解如何创作小说最简单的方法。研究成千上万本书的写作模式,回答不同的问题,也是理解如何创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少即是多,简洁才能长久

斯蒂芬·金说:通往地狱之路充满了副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一直以文笔简洁而闻名,简洁的风格是他有意的选择,他曾在给编辑的一封信中写道 :“葛底斯堡演说如此之短,实非偶然。写作和飞行、数学、物理学一样有章可循,遵循的法则不可动摇。”

莫里森也在许多次采访中都提到过她不用副词。她说在最佳状态写作时,她可以不用副词。莫里森告诉我们:“我从来不写'她柔声地说’这种句子,如果在此前的文字中没有体现出温柔,我绝对会花费时间和篇幅围绕温柔进行描写,直至让读者感觉出温柔。”

三,作品的阅读难度决定了故事的受众。

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阅读,头号畅销书的阅读难度都普遍降低,快餐型作品频繁上榜,作品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它是否有更多的受众。

弗莱斯曾近发明了一个可以测试任何阅读难度等级的公式,即先给两个数字以不同的权重,然后加在一起。

阅读难度公式:0.39×(总单词数/总句子数)+11.8×(总音节数/总单词数)-15.59

得出的结果就是所对应的年级。

大道至简,丹麦的安徒生先生,每次创作完成后,都会把自己的作品读给商贩,老妇人小孩听,只有他们听懂了,并且感兴趣,他才会拿去发表。

当数学遇上文学,看套路不如看数据

在大家都用文学套路来给我们解释大作家们有怎样的创作偏好,畅销作品有何规律的时候,偶尔打开书架,看到这本书,你是否也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关文章

  • 当数学遇上文学,看套路不如看数据

    每个爱好写作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写出优质的好文章,像那些名家大咖一样,篇篇经典,款款爆文,于是我们经常会在写作的时候刻...

  • 写不成,写不出

    总有人把《西游记》当神魔小说看,又有人把《西游记》当官场职场看,少有人去看它的文学性,却不如说看它文学性的人从不声...

  • 当数学家遇上大数据

    文:Gracia 本系列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请在转载的时候保留作者信息和技术人攻略的介绍。 导语:本期采访对象@陆丹...

  • 《日课170丨面试根本不靠谱》笔记

    ● 推荐指数:★☆☆☆☆ ● 概要 ○ 万维钢老师认为面试不靠谱,面试不是深入交流不如直接看数据,只看数据不如深入...

  • 当“科学”遇上“文学”

    上完课在教室里留了几分钟,才发现“腐乳的制作”这一节内容已经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吐槽。 吐槽一:“糟香扑鼻”中的“糟香...

  • 当爱情遇上数学

    0625 今天说说对《爱情数学》 的一些感想。 爱情是一道哲学命题,而数学是理科的范畴,把这两个看似相背离的概念放...

  • 当数学遇上跑步

    大家觉得数学难吗?难?不难?好,那大家觉得高数难吗?难,对,一半以上的人都会觉得高数很难。可是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

  • 当数学遇上阅读

    在我们语数老师中常争论的一个话题是:语文就是字、词、句,多读、多写几遍学生自然就掌握了,不像数学,需要学...

  • 当数学遇上编程......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 理学看文学,文学看理学

    “如此闲言语,道他作甚。”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对诗文的评价。可见他不喜诗文,作为一个哲学家追求纯粹、抽象性的思考,并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数学遇上文学,看套路不如看数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ey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