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近期重庆八个 学生溺亡事故,的确叫人很是揪心。网上有很多人说学生不应该救助溺水的同学,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可能我的观点很多人不同意,但我要说出来。
我们小时候也结伴去野外游泳,也出过很多次事情,但只要结伴三个人以上(包括三个人)一定没有问题。我们如果在水中出现抽筋时,大声喊,同伴就会过来救上岸。
我们一二年级时是十岁左右,救护绝对没有问题——两个孩子一左一右架着出问题的孩子游到岸边。那时候也不在意这种事情,似乎没有人没出过问题
——我们深知游泳时会发生问题,从来不敢独自去。即使出了问题也不敢回家说——说了就一顿“好揍”,大家心知肚明都不会说的。
那时候十岁八岁的孩子可以不出问题,现在十多岁孩子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呢?
现在我作为一名老师来分析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孩子的体力下降过于严重,水上救护极其耗费体力,我们这代人不以为意的体力消耗,如果现在的孩子去做就极其费力,甚至是要命的行为!
当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真心不希望学生发生类似事故。我经历了很多了,也很伤心。可希望国家重视学生的体能,不能任由现在学生体能像棉花一样软绵绵的情况继续发展。
“自己混不好怨社会。”其实社会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我们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短短的三四十年就完全培养出一群“无能”的人,我近五十,可四十五岁以下的人的体力跟我们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也别抬杠,我的意思是平均体能比较。
一次我在健身房看到一群二十左右岁的小男孩在玩哑铃,拿着十公斤的哑铃举,基本能够举起来就赢得一阵“卧槽”“卧槽”——特有的表扬声。
我去试一下,十公斤简直是小意思,拿起更重的举,单臂举二十公斤也没有意思。而我已垂垂老矣,不是正当年的体力鼎盛时期。现在的孩子营养好,但体力极差——我“赢得”那群孩子极度不满的眼神。
每年学校的运动会,已经裁去了很多项目——一是保证安全;二是孩子体力不行了!大家感觉现在生活发达了,人的体力劳动强度不需要那么大,但社会不需要并不意味着个人不用锻炼。
毕竟,好体力可以保持好的精力,精神愉快。现在有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崩溃——特别是临近高考前夕出了问题“苦读十年寒窗”毁于一旦。
而我们那时候上高中,想崩溃也是很难很难的,装都装不出来!每天学习时间比现在的孩子长,熬夜也晚许多。可精神头十足,希望自己努力跨出农门。
应该说,我们应该感谢小时候“野战军”式游戏方式,给予了我们好体力,受益一生!我也真心希望,国家能够重视学生的体力训练。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如若以现在的发展趋势,就应了林则徐的话“无可战之兵”,这就是大问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