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来状态一直不太好,工作也是繁琐的事比较多,导致我非常急躁。
我一直想调整自己,但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遇到一点点小事我都会发脾气,有时候静下来回想一些画面,觉得我老公和儿子谨小慎微的样子太可怜了。
刚好和好朋友一起约好学习,受益匪浅。
对于孩子不好的行为,我一直知道的观念是温柔而坚定的引导,虽然我大部分时候做不到。
但是最近学习的课程里,举了一个例子:
一家人要去参加一个聚会,小朋友看到喜爱的玩具,一定要买,大声哭闹。家长觉得赶时间,加上这个玩具小朋友已经有了。所以一直温柔而坚定的引导,半个小时后,孩子停止了哭闹跟着大人走了。
看似没有问题。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是老婆在这种情况下,一眼看上了一件衣服,老公在旁边温柔而坚定的引导,暂时不买了。老婆最后被说服走了。
那么如果你是这位老婆,你是开心的吗?
所以孩子此刻也是不开心的。任何时候,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给予尊重。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换为思考,关注对方此刻的心理感受,再去解决问题。
面对孩子不好的行为,有以下几步:
1.管好情绪
2.永远先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而非结果
3.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4.帮孩子分解目标,搭梯子
5.不批评不评判,做拉拉队
6.积极倾听
我觉得这几点,对我很大的帮助。在温柔而坚定的引导下,应该有个基础是:关注孩子的心理感受。
也是因为学了这个课,我对孩子的优点也看得更多了,我每天用写信的方式表扬他,记录他做得好的地方。他也很开心。
刚好现在他马上上小学了,是识字敏感期,我给他写信他可以自己读,对他自主阅读也有帮助。
跟我老公也是,在实行写信第二天,我跟我老公闹矛盾。我在沙发上,我儿子悄悄拿出明信片叫他爸爸写信给我。
我当时所有的情绪都放下了。
然后我儿子提议,希望我们家每天三个人互相写信。
因为是明信片,所以很短的字就可以,也没觉得有压力~
但确确实实促进了我们家的良性沟通~
我们会继续坚持下去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