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539090/f84f9b9b61fabc8a.jpeg)
忙碌了一天,才静下心来安坐在电脑前,却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写些什么。翻看简友文章的时候,发现很多人写的文章总是能够带着一种轻柔与爽快,看得出思维的清晰与流畅,这种状态是写文人的一种期待,就好像是有着源头的活水一样,总会流出清澈的泉水。这让我想起生命中第二本日记本开篇的一首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意识也像流水一样,让它自然地流淌,不去干扰,做个旁观者,在某个瞬间就可能引来活水,流出一汪清泉,这就是灵感。当灵感来的时候,如电光火石般快捷,如果捕捉不到,也就会散去。所以,老师总告诉我,要随时记录下来,在意识中出现的东西,哪怕是只言片语,积累得多了也就会有了体量,而且在这种捕捉当中也会训练出一种能力,就是能够看清意识的流动。
源头活水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干等着灵感,而是要深入经典,用先人的智慧来熏染我们,用智慧清洗已经陈旧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认知,用心去感受世界的变化。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也就决定了他的思维,从而也就决定了他努力的方向。我总跟小徒弟谈起这个话题,就是静下心来,看看我们周周围的人,为什么同样的一日三餐,同样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同样地一个城市流转,同样的一个生活圈子,却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处事原则,这都是每个人的认知水平决定的。
有的人自私自利,在关系的处理中钻营,在处事中算计着自己如何利益最大化,他也会有朋友,也是与他相近的人;有的人却能够小事不计较,但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人就会很随和地与人相处;还有的人就是奉献,特别是与人相处中从不计较得失,总是付出地冲在前面,而有着相同品质的人总会争先恐后地付出,而这也成了他们的人生基调,人生的烦恼与不如意就会少了很多,这就是对于”利他就是最大的利己“的认知的影响。
有的人觉得经典难读,其实,这只是给自己在碎片化阅读找个理由,经典的阅读需要宁静的心,更需要长期地坚持,还需要学以致用,也就是在实践中去感悟,去体会经典的内容,才会不仅是知识层面上的懂,更重要的是融入血液的消化。这才是能够引来活水的源头。
深入经典,让活水源源不断地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