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逻辑思维
批判性阅读:文章中的理由真的可靠吗?

批判性阅读:文章中的理由真的可靠吗?

作者: 小学生伊文 | 来源:发表于2018-09-16 22:32 被阅读5次

    上一篇文章提到批判性阅读就是理解+批判,在批判阶段第一步就是分析作者提供的理由或者证据是否可靠。如果理由都不可靠,那么前提都不成立,论证肯定就有问题。我们总是习惯性的接受各种信息,极少有人会我理由进行分辨。但是想成为一个具备独立思考的人,判断理由的可靠程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虽然这里用的是“批判”这个词,但是意思并不是中文语境下“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批判性思维来自英文“Critical Thinking”,Critical直译成了批判性,但是更准确的定义应该是“反思、分析”。所以这里的批判阶段,其实是“分析阶段”。分析作者的论证是否合理,进而判断作者的结论是否可靠。

    经过理解阶段,我们已经找到了文章的结论和理由。接下来就是要对理由、理由和结论之间的论证关系进行评判。

    理由,就是作者用来支持其结论的东西。通常的论证中,我们用来作为理由的一般有直觉、经历、案例、证言、权威、观察、报告、类比等等,都能作为证据,但是每一种也都有各自的问题。

    1.“直觉”可靠吗?

    我觉得李雷和韩梅梅很般配。

    我感觉我今天可能会中奖。

    上面两个判断的理由都是直觉,直觉最大的问题在它的个人性,别人无法判断其可靠性,也就无从分析和判断。很多感觉带有强烈的偏见,需要注意。

    通常来说某个领域的专家的直觉可能相对可靠一些,因为有大量的相关经验,很多认知已经内化成了本能感觉的一部分。比如巴菲特做投资决策,就算只凭感觉也比大多数人深入分析的靠谱。

    2.“个人经历”可靠吗?

    我曾经......

    我有个朋友(亲戚)......

    以我的经验......

    我们非常喜欢用个人经历来作为说服的理由。因为经验在人的大脑中是最容易提取的。所以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上面的句式。

    我曾经有一门课,提前两个小时看一下书就通过了,所以那么努力没有必要啦。

    我有个朋友做微商赚了很多钱,现在房子和车都不愁了,我们也去做吧。

    我坐车习惯不系安全带,从来没出过事。

    首先,个人经历这种东西无凭无据光靠嘴说就值得质疑。其次,个人经历常常导致我们犯一个常见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某种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出现过,并不代表这种经验总会应验。个人经历只能说明可能性,不能说明确定性。

    3.“典型案例”可靠吗?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商学院更是被普遍采用。这种方式特别有效,能够帮助学员很好的理解场景和问题,但是也容易出现“个人经历”作为证据同样的问题,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

    对人类来说,案例非常有说服力,案例其实就是故事,特别是细节具体又生动的案例,很容易在大脑中形成画面,触动别人的情绪,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以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是普遍的还是特殊的?案例和结论的关联度怎么样?有没有强有力的反例?

    还是别坐飞机了吧,上周才看到有飞机出事故,死了好多人。

    我们的学生当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去年我们的一个同学就考上了清华大学。

    我们退学去创业吧,没什么好怕的,你看乔布斯、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不都是这么成功的么?

    相信大家都能看出上面这些论述的逻辑问题。想通过部分案例,把小概率事件包装成确定性来说服别人。

    4.“当事人证言”可靠吗?

    这是我今年看过的最好的电影!

    这本书我拿起来就放不下了。

    引用当事人的话,来证明某个东西,都算是“当事人证言”。

    当事人证言某种程度上也是“个人经历”的一种,商家很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取得用户的信任,因为非常简单而且有效,能够极大的促进转化。

    但是当事人证言也会存在一些问题:

    选择性:商家总是选择有利自己的证言展示出来,而对相反的评价故意忽视。

    个人化:不同的人偏好各有不同,评判标准也不一样,别人觉得好的不一定适合你。

    省略信息:有时候为了对自己有利,在引用证言的时候会刻意忽略一些重要信息。

    如果有人引用别人的言论或是评论来说明一个东西,就需要警惕证言内容的典型程度。

    5.“专家/权威意见”可靠吗?

    马云说...

    XXX专家说...

    世界XXX协会认为...

    在《影响力》这本书中,权威是六大影响力要素之一。因为人总是不喜欢思考,而跟随权威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可以高概率做出正确决策的方式,所以对权威的依赖是根植于人的基因中的。引用权威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找体育、娱乐明显代言,都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利用权威的方式。

    要保持独立思考,必须摆脱对权威的依赖。首先权威不一定正确,专家也经常犯错误;其次,专家说的话通常会有一些背景和限制条件,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再次,即便权威正确也不是因为权威才正确,权威和正确本身就是独立的。权威最多是一种辅助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但是经常被人滥用,在逻辑中有一种典型谬误就是“诉诸权威”。所以一定不要把权威、名人说的话当真理,最多只是参考的因素。如果有人滥用权威,也一定要小心。

    列宁说,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应该多数服从少数。

    乔布斯从来不做用户调研,我们也没有必要做。

    6.“调查研究”可靠吗?

    英国心理学家XXX的一项研究表明...

    XXX经过调查发现...

    根据XXX期刊的一项研究...

    调查研究很容易让人相信,因为研究通常来自严谨的科学方法,而普通人没有参与,让人想反驳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如果科学研究方法合理的话,是获取证据的很好的来源。不过科学理论也是在持续迭代更新的,不一定正确。即便正确也并不能证明结论,最多只能支撑结论,而且要警惕一些人“伪造研究”,只为让不愿思考的人相信。

    “伪造研究”常用的描述是:

    根据XXX的一份报告...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

    心理学家的一项实验...

    这样的描述很值得质疑,他们通常不说清楚来源,只用模糊的词语,查证有没有这样的研究都没有办法。

    7.“类比”可靠吗?

    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但是五根筷子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团结就有更大的力量。

    你看向日葵每天都朝向太阳的方向,所以一个公司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团结在公司领导的周围。

    类比,是一种神奇的说明工具,它可以搭起已知和未知之间的桥梁,能把深奥难懂的东西,变得浅显易懂。很多大师都善用类比思维。比如巴菲特说:“做投资,就像滚雪球,首先要有足够长的坡还要有足够湿的雪,那么你的雪球才会越过越大。”把抽象的复利原理,表述的非常形象,每个人都能懂。

    类比既能激发深刻的见解,同时又容易蒙蔽我们。类比,是以相似度来作为证据,其实本质上是在偷换概念。所以类比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工具,但是不是好的证明工具。

    比如说我们都知道人多力量大,但是直接说好像比较抽象,而说五根筷子不容易折断就形象了很多。而反过来,用五根筷子不容易折断就说明人多力量大是不合理的,其实很多时候,人多并不是好事。同样的,懂数学的人都知道复利的惊人效果,但是直接说好像比较抽象,巴菲特说就像“滚雪球”就形象了很多。

    所以,以后如果有人通过类比的方式来向你证明一个结论,就需要保持警惕了。

    【总结一下】

    在日常论述中,很少有什么是绝对正确和错误的,证明结论的理由也一样。这里把常见的理由类型列出来,只是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作为证据的类型,不用记,但是在做批判性阅读的时候,一定要问一句,这个理由的可靠程度怎么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批判性阅读:文章中的理由真的可靠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ol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