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结果已成历史、无法改变,人们对赵括形象的描述就是一个词:纸上谈兵。然而,细细研读长平之战的经过之后,我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国主帅赵括的表现,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可圈可点,赵括的壮举可歌可泣。
赵括是赵国的国家英雄。
图一:赵括忠孝两难抉择之机,赵括舍孝尽忠、顾全大局。
赵孝成王恼怒廉颇率军屡战屡败,又反感廉颇避而不战。秦国丞相派人到赵国施行反间计,散布流言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赵括。”
赵王对秦国的反间计信以为真,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括母亲极力反对儿子出征,多次向赵孝成王谏阻。
前有老将廉颇多次战败的事实,熟读兵书的大将赵括,不可能不知道这次战争的危险。此去一战,能否再能回来见到自己的母亲,赵括不会不担心的。
但是,在家国孝忠艰难选择之机,赵括顾全大局、舍小家、保大家,毅然选择为国率兵出征。这种精神在任何朝代都值得肯定。
带兵危难之际,赵括沉着指挥、誓死拼搏。
图二:长平之战在赵括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的时候,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命令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用两年时间加固的营垒。
白起命令一支2万5千人的部队突袭到赵军出击部队的后方,截断赵军的后路;又命一支5千人的骑兵部队插入赵军与营垒之间,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支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
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士兵们相互残杀为食。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
断粮46天的几十万军队,有多难管,能想象到吗?但是,赵括仍然能够指挥这样的军队,与敌人顽强拼搏、誓死战斗,足见赵括治兵有方、确实是元帅之才,并不是仅仅只会纸上谈兵之人。
胜败未果之时,赵括身先士卒、英勇奋战。
图三:赵括血战沙场从一开始与秦军开战,赵括就亲临前线,与整个部队一起奋勇杀敌。当赵军被围后,几次突围未果,赵括亲帅精锐部队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
自始至终,赵括没有丝毫的畏缩表现,始终是冲锋在前。
赵括最后以身殉国、壮烈捐躯、虽死犹荣。无论在哪个国家,这样的将军都是英雄。
纵观整场战役,赵国虽然最后战败,但是,由于赵括的军事才能、勇当表率,赵军还是沉重打击了秦国的有生力量。长平之战秦军伤亡35万人左右,秦军死伤过半。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些道理说得十分清楚。自古就有不能以成败论英雄的说法。
所以,赵括不但不是一无是处,而且是真正的国家英雄。
如果还认为“长平之战的主帅真的一无是处”,请看看以上关于赵括的分析、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