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战长平

作者: 拿破里欧尼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14:23 被阅读0次

长平之战算是中国历史上典型战例之一,很多人都说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是赵括纸上谈兵导致的,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长平之战的失败有很多原因,最开始就有失败因素影响,而后败招跌出,所以长平的胜负在仗还没打完其实就已经分出来了。

失败原因一:开战之前秦赵两国国力其实是不对等的,秦国重耕战,国家实力一半在种田上,赵国重牧,虽然骑兵很强,但是粮食就没有秦国那么浑厚了,所以廉颇守了三年之后赵国国内的粮食基本就空了。打仗一半打拼杀,一半打后援,粮草是头等重要的条件,在这一点上赵国就比秦国少算一步。

失败原因二:赵王不如秦王。赵王那个时候很年轻,阅历、谋略、决断、胆识都不如秦王,这就导致了长平之战中,他屡下昏令,直接影响到战场胜负。所以孙子兵法说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上下不同欲、将能而君御者,岂能不败。

失败原因三:人口混杂,保密不严。间谍的存在自古就有,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都有间谍,只不过,赵国的间谍被秦国利用了而已。情报战是战争的先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强调情报的作用。开战期间,秦国利用赵国间谍蒙蔽赵国,以至于连白起换将的大事都没能知道,可以说,这是长平之战的失败原因最大的一部分。

失败原因四:战和不定,军心不稳。赵王在长平之战期间曾动过和谈的念头,而且还付诸实施了,这就导致了赵国朝堂的不安定。战争期间,后方不稳是能直接影响到战场胜负的。士卒没有了必死之心,心存侥幸,战斗力自然就大打折扣。相反,秦国一直是坚定不移,哪怕再动荡的时局都没有晃过长平决战的决心,再加上商鞅变法战场枭首换名爵,秦军战力就相当可怕了。

失败原因五:战场失策,以优转劣。赵括年轻气盛,在战场上多有失策,最大的失策在于轻敌,一方面低估了秦军主帅的实力,二方面低估了秦军的战力,轻敌冒进,以致全军被围。相反,白起哪怕从来没和赵括交手,也一直不曾轻敌,慎重用兵,诱敌深入,如此高下立现。再者赵军骑兵极强,但是赵括被围在了河谷地区,骑兵其实发挥的空间并不大,导致赵军战力大大下降。相反秦军擅长阵地搏杀,步兵战极强,河谷地区正好发挥步兵的长处。而且赵括被围的时候是粮草、指挥部全都被割断,没有指挥的军队就是一盘散沙,根本凝聚不了力量突围。总之各种原因,让赵军的优势逐步转变成劣势,而秦军就成了优势一方,以优势打劣势当然是优势者获胜。

相关文章

  • 论战长平

    长平之战算是中国历史上典型战例之一,很多人都说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是赵括纸上谈兵导致的,实际上这只是原因之一,长平之...

  • 读《古文观止》之曹刿论战

    今日我读了《古文观止》中收录的第八篇文章----《曹刿论战》。 《曹刿论战》一文通过对齐鲁长勺之战中...

  • 长平

    心,遗落在千年前 你,跃马而上狂沙卷 长安的新柳,减不断的愁 青女的珠泪掉在霸陵头 朔漠边陲,累累白骨竖起的丰碑 ...

  • 长平

    前段时间在军武公众号看见一篇关于《喋血长平》纪录片的文章,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表示十分认同。原来我们小时候所读到的...

  • 长平

    公元前秦国国君派战国名将白起率领大军功向赵国首都邯郸。赵国国君得知此事便召集了40多万的军队迎战。名将白起得知跟自...

  • 长平

    一群马匹从草原划过 那是来自北方的声音 轻骑兵的马匹与弓箭 在沟壑里前行 帝王的权柄与国民 在宫殿内外集散 那是上...

  • 长平

    已经十个月了…… 我和其他赵国的士兵被困在这个山谷里,整整十个月。在这十个月里,我们吃光了粮草,吃光了草根树皮,甚...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写在前面的话 长平之战 | 关于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 1. 机会来了(一) 长平之战 | 2. 机...

  • 长平之战

    作者:周少辉 公元前262年,秦国的白起攻下了韩国的野王,上党危在旦夕。为了保卫上党,太守冯亭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

  • 长平吊古

    战神奋起万骨枯,十万忠魂荡长平。 披巾挂帅破敌胆,百万尸身遍中原。 谁言武安无善念,内心波澜不人知。 杀降必致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战长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ado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