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作者: 不爱吃饭的牛牛 | 来源:发表于2019-02-20 23:23 被阅读0次

    01

    【错例1】在计算765×7的时候,忘记写进位的“3”或“4”,或者算6乘7等于42的时候没有加进位的3等,还有把进位的3或4写得很大,结果和别的一些数字相混淆。

    【思路点拨】

    image

    **【指点迷津】 **多练习,多听老师讲评,最重要的是自己计算时不要分心,一步一步按照顺序来计算,熟练了就好了。

    【错例2】遇到个位是0的多位数,容易忘记在积的末尾加0。例如:450×6。

    【思路点拨】

    image

    **【指点迷津】 **要牢记,当我们计算出270以后,千万不能忘记再将因数中的0补上去。也可以先估计好这题的结果肯定是2000多,怎么也不可能等于270。

    【错例3】小刚家距离学校480米,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小刚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的路?

    【思路点拨】很多同学会误以为小刚每天走了2个480米。其实不然,我们要特别注意“他每天中午回家吃饭”这句话,换句话说:小刚早上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下午上学、傍晚放学一共要走4段家到学校的路程,所以小刚每天上学要走480×4=1920(米)长的路。

    【指点迷津】看清题目的条件非常重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倒不一定会碰到多少“超级难题”,而很多错误往往是因为自己看题不仔细、计算不细心导致的。所以,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正确分析题意、认真又正确地计算一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错例4】□42×3,如果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填什么?如果要使积是三位数,□内可以填什么?

    【思路点拨】如果要使积是四位数,我们一眼便可以看出□内需填“4”,再仔细看看,其实填“3”就能使积是四位数了,因为342×3=1026;如果要使积是三位数,现在就简单了,□可以填2、1。

    【指点迷津】看来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光凭自己的眼睛,实实在在地算一算,有时候非常地管用和必要,碰到一个问题,我们需要的答案是“肯定”,而不是“可能”。

    【错例5】小兔子每分钟大约跑100米,小老虎每分钟大约跑200米。他们同时起跑,跑了5分钟后,小老虎休息了4分钟,小兔子继续跑。在小老虎结束休息前,小兔子能追上小老虎吗?

    【思路点拨】我们先梳理题目中的信息:小老虎每分钟大约跑200米,只跑了5分钟;小兔子每分钟大约跑100米,跑了5+4=9(分)。只要比较它们跑的路程的多少就可以了。小老虎跑了200×5=1000(米),小兔子跑了100×9=900(米)。很显然,小兔子跑的路程900米小于小老虎跑的路程1000米,所以,小兔子不能追上小老虎。

    【指点迷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思考:先计算前5分钟小老虎比小兔子多跑的路程,每分钟多跑200-100=100(米),那么5分钟多跑100×5=500(米)。再计算小兔子在小老虎休息的4分钟时间里能不能跑到500米:100×4=400(米),小于500米。所以,小兔子不能追上小老虎。

    【错例6】用2、4、6、8组成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一位数,怎样使它们的乘积最大?怎样使它们的乘积最小?

    【思路点拨】我们先列举出能够组成的三位数和一位数的各种情形,再计算,答案自然会出来。

    (1)246×8,264×8,426×8,462×8,624×8,642×8,这里当然是“642×8”的乘积最大,642×8=5136;“246×8”的乘积最小,246×8=1968。

    (2)248×6,284×6,428×6,482×6,824×6,842×6,这里当然是“842×6”的乘积最大,842×6=5052;“248×6”的乘积最小,248×6=1488。

    (3)268×4,286×4,628×4,682×4,826×4,862×4,这里当然是“862×4”的乘积最大,862×4=3448;“268×4”的乘积最小,268×4=1072。

    (4)468×2,486×2,648×2,684×2,864×2,846×2,这里当然是“864×2”的乘积最大,864×2=1728;“468×2”的乘积最小,468×2=936。

    很明显,在四个较大的乘积中挑一个最大的是“642×8=5136”; 在四个较小的乘积中挑一个最小的是“468×2=936”。

    【指点迷津】我们通过列举的方法虽然比较繁琐,但一定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有的。我们需要这样分析如何确定最大的乘积,首先这两个数要尽量大,其次它们要非常地接近,因此,把2、4、6分在一组,8单独一个数,所以,642×8的乘积最大;同样道理,要使乘积最小,首先使这两个数尽量小,同时差得尽量多,因此,把4、6、8分在一组,2单独一个数,所以,468×2的乘积最小。

    【错例7】在下面乘法竖式的□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image

    【思路点拨】由于乘积的数字不全,特别是不知道乘积的个位数,我们只能从最高位入手分析。

    乘积的最高两位是2□,第一个因数的最高位是3,由

    3 × □ + □ =2□

    因数 进位数

    可以确定第二个因数的大致范围,它只可能是6,7,8,9。

    (1)如果它为6,那么,积的个位填“2”,并向十位进4,此时,9-4=5,6与第一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字相乘之积的个位数只能是5,这是不可能的,因此,“6”可以排除。

    (2)如果为7呢?那么,积的个位填“9”,并向十位进4。与(1)的分析相同,要使积的十位是9,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只能填“5”,从而可以知道,积的百位填“4”,可以得到符合的填法。

    (3)如果为8呢?那么,积的个位填“6”,并向十位进5。要使和的十位是9,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只能填“3”或“8”。

    当十位填“3”时,可以得到符合题意的填法。

    当十位填“8”时,积的最高位为“3”,不合题意。

    (4)如果为9呢?那么,积的个位填“3”,并向十位进6。要使积的十位是“9”,第一个因数的十位只能填“7”。而此时,积的最高位是“3”,也不合题意。

    所以,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有以下两种填法:

    image

    【指点迷津】这是一道看似非常简单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谜,我们做出两个答案还真是费了一点儿力气。今后遇到这种一个数字都不能确定的情况,只有像上面这样先估计大致范围,然后再一个一个地逐步验证和排除,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错例8】某公司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一共盈利245万元,第二季度盈利比第一季度的2倍少25万元。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各盈利多少万元?

    【思路点拨】因为“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2倍少25万元”,可以假设第一季度的盈利为“1份”。如果第二季度增加25万元,那么正好是第一季度的2倍,也就是“2份”。同时,第一季度、第二季度一共的盈利也增加25万元,变成245+25=270(万元),这正好是第一季度的3倍。

    (1)如果第二季度增加25万元,一共盈利多少万元?245+25=270(万元)

    (2)现在盈利一共有多少份?2+1=3(份)

    (3)第一季度盈利多少万元?270÷3=90(万元)

    (4)第二季度盈利多少万元?90×2-25=155(万元)

    答:该公司第一季度盈利90万元,第二季度盈利155万元。

    【指点迷津】因为“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的2倍少25万元”,所以,我们可以假设给第二季度增加25万元,使第二季度正好是第一季度的3倍,这样就变成了标准的“和倍问题”。

    02

    【错例1】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质量。

    2900克 3千克 990克 3100克 10千克 9999克

    【思路点拨】因为几个单名数的单位不统一,因此,必须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即:2900克;3千克(3000克);990克;3100克;10千克(10000克);9999克。所以,990克<2900克<3千克<3100克<9999克<10千克。

    **【指点迷津】 **很多同学出现错误,主要还是做题习惯的问题,看了题就直接写答案,不错才怪呢!这种题只有老老实实一步步做。另外,还要注意最后的答案还是要写原来的单名数,不能写转化后的单名数。

    【错例2】2个鸡蛋约重100克,多少个鸡蛋约重1千克?

    【思路点拨】1千克等于1000克,1000克里有10个100克,那么2×10=20(个)。

    **【指点迷津】 **有些同学先算1个鸡蛋50克,然后1000÷50,还没教过,结果就要弄错了。

    【错例3】一盒饼干连盒共重2100克,标签上印有“净含量2千克”。(1)饼干盒重多少克?(2)小明吃去了一半饼干后,剩下的饼干和盒子共重多少克?

    【思路点拨】(1)“净含量2千克”是指饼干重2千克,2100克减去2千克(2000克)等于100克,即饼干盒重100克;(2)一半的饼干重1千克(1000克),2100-1000=1100(克),所以,剩下的饼干和盒子共重1100克。

    【指点迷津】(1)有些同学因为不懂“净含量2千克”的意思,可能导致对题意的误解;(2)题目中的单位又不一样,要灵活地转化,然后再计算。

    【错例4】一个杯子装满水后连杯共重860克,倒出一半的水后,连杯共重460克,杯子里原来的水重多少克?这个杯子重多少克?

    【思路点拨】倒出一半水,少了860-460=400(克),因此一半水就是400克,整杯水重400×2=800(克);杯子重860-800=60(克)。

    【指点迷津】杯子重和水重放在一起,有些同学就搞不清了,碰到这样的情况,不要乱,多分析、多比较,从正面想想,想不下去,再从反面想想,问题总会解决的。

    【错例5】一袋橘子和一袋苹果共重14千克,且这袋苹果比这袋橘子重2千克,这袋苹果和这袋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思路点拨】先画出草图,然后观察图示,我们可以将苹果减去2千克,14-2=12(千克),这时候苹果和橘子就一样重了,12÷2=6(千克),也就是橘子重6千克,苹果的重量为6+2=8(千克)。

    也可以将橘子加上2千克,14+2=16(千克),这时候橘子和苹果就一样重了,16÷2=8(千克),也就是苹果重8千克,橘子的重量为8-2=6(千克)。

    image

    【指点迷津】这是数学上的“和差问题”,只有上面的两种方法。最常见的错误是直接将14÷2,那就错了!

    03

    【错例1】

    有12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如果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最多是多少厘米,这时宽是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有的同学不加思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结果一写就错。

    【指点迷津】我们应该先考虑12个正方形可以怎么摆,然后确定哪个摆法的长最大,如图所示,共有三种摆法,一看就知道第一种摆法的长最多,为12厘米,这时宽为1厘米。

    image

    【错例2】如图所示,甲、乙两部分相比,周长哪个更长一些?

    image

    【思路点拨】这类题第一次做特别容易错,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乙”,其实,那是跟面积搞在一起了。

    【指点迷津】仔细观察下图,甲的周长为a+b+c,乙的周长也是a+b+c,因此,它们的周长相等。

    image

    【错例3】如图所示,这是由5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拼成的一个大长方形,每个小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求拼成的大长方形的周长。

    image

    【思路点拨】有的同学不善于观察,拿起来笔来就做,容易写成12×4=48(厘米)。

    【指点迷津】注意观察图示,大长方形的一边为12厘米,另一边为一个长加一个宽,宽是多少厘米呢?我们看小长方形的长,从上面看它是一个长,从下面看它是四个宽的和,因此,四个宽等于一个长,一个宽为12÷4=3(厘米),即大长方形的另一边为12+3=15(厘米),所以,大长方形的周长为(15+12)×2=54(厘米)。

    【错例4】把2个长为10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拼在一起,拼成后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这种题非常典型,同学们做的时候一定要画图,然后标上相应的数据,否则容易做错。

    【指点迷津】如图1所示,这是两个长方形,拼成后的图形有两种情况,如图2、图3所示。图2的周长为(10+8)×2=36(厘米),图3的周长为(20+4)×2=48(厘米)。

    image

    【错例5】如图1所示,标出的数表示每边的长度(单位:厘米),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图1不是我们所熟悉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要求周长,应该把所有的边长都加起来,但是有两条边的长度没有,于是有的同学就会去猜,结果就猜错了。

    image

    【指点迷津】这类题不可能把每条边都加起来求周长,这里我们可以平移,如图2所示,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如图3所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7厘米,因此周长是(10+7)×2=17×2=34(厘米)。

    image

    【错例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从这个长方形中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思路点拨】这道题稍有难度,很多学生可能连题意都没看明白,出现的错误也会五花八门。

    【指点迷津】在不理解题意的情况下,我们还是要画画图,如图1所示,剪去最大的正方形后如图2所示,剩下小长方形的周长是a+b+e+e,而a、b、c、d都是正方形的边长,因此a+b=c+d,即小长方形的周长是c+d+e+e,所以,小正方形的周长为原来长方形的两条长,20×2=40(厘米)。

    image

    图1 图2

    04

    【易错题1】用竖式计算:

    46÷2 85÷5 378÷2 258÷6 619÷6 963÷8

    【错因分析】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一定要理解算理,多练习。不少小朋友刚学习时不熟悉计算的步骤和算理,很容易算错,格式也会写错。

    【思路点睛】我们用竖式计算这六种类型的除法。

    image

    【易错题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91÷8

    46÷2 85÷5 378÷2 258÷6 619÷6 963÷8

    【错因分析】在运用“除数×商+余数=被除数”进行验算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验算的答案写在横式的后面,也不要忘记横式的后面要写上商和余数。

    【思路点睛】我们先列竖式计算,如图1所示;然后写上“验算”,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如图2所示;最后,在横式591÷8的后面商和余数,即591÷8=73……7。

    【易错题3】计算:400÷2÷4

    【错因分析】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即400÷2÷4=400÷(2×4),一定要注意400÷2÷4≠400÷2×4,一直有同学会弄错的。

    【思路点睛】

    image

    【易错题4】计算:820÷4

    【错因分析】像820÷4这样的口算题很容易算错,小朋友经常忘记商中间的“0”,那样就等于25了,或者先等于25,然后发现个位没有数字,便加上一个“0”,等于250,这两种结果都是错的。

    【思路点睛】我们可以这样想,百位的8除以4,在百位上商2;十位的2除以4不够,那么商的十位就添0占位;再把个位的0移下来,这时是20除以4,在个位上商5,所以,最后的结果是205。

    【易错题5】估算下列算式的结果是几十多还是几百多。

    (1)51÷2 (2)786÷3 (3)235÷4

    【错因分析】估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不懂估算是怎么回事,于是就出现瞎估算的情况,下面教你一招。

    【思路点睛】(1)51÷2,被除数十位的5除以2商2,“2”商在十位上,所以结果是二十多。

    (2)786÷3,被除数百位的7除以3商2,“2”商在百位上,所以结果是二百多。

    (3)235÷4,被除数十位的2除以4不够,“23”除以4商5,“5”商在十位上,所以结果是五十多。

    【易错题6】6□5÷6的商的中间有0,□里可以填( );6□5÷6的商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 )。

    【错因分析】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要多动动笔,写写画画,肯定有很多好处。其实,在我们很难解决一个问题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朋友自己不动笔、不思考,看到题目就想着答案从天上掉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们所碰到的很多难题都可以通过画图、举例子等方法来解决。

    【思路点睛】不妨列出竖式,这样可以看得很清楚。如图1所示,要使商的中间为“0”,□内的数字除以6肯定不够商1,也就是比除数“6”小,所以,□内可以填0、1、2、3、4、5;同样道理,要使商的末尾是“0”,个位的“5”除以“6”明显不够,因此,十位一定没有余数,这时候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可能是十位上本身就是“0”, 如图2所示,此时商的十位上是“0”,个位上也是“0”。第二种可能是被除数的十位上数字除以6,正好除,没有余数,如图3所示,此时个位上也商“0”。(商的十位上也只能是“1”) 所以,第二题□内可以填0或者6。

    image

    【易错题7】365÷5,除数不变,要使商增加1,被除数要增加( );要使商减少2,被除数应该是( )。

    【错因分析】有的同学不明白其中的关系,第一次做这样的题会感觉无法下手。

    【思路点睛】我们只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365除以5的商是73,要使商增加“1”,即73+1=74,此时被除数为74×5=370,增加了370-365=5。同样道理,要使商减少“2”,即73-2=71,这时被除数为71×5=355。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平均分的角度想:把365平均分成5份,商表示每一份分得的结果。每一份分得的结果都要增加1,那么5份就要增加5个1,也就是被除数要增加5;同样的道理,商要减少2,被除数就要减少5×2,即365-5×2=355。小朋友,这样说你能明白吗?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易错题8】2只燕子5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5天吃害虫( )只,2只燕子1天吃害虫( )只。

    【错因分析】很多小朋友做的时候会错得很厉害,可能是大家没见过类似的题型,也可能是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

    【思路点睛】方法一:我们先求出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多少只。

    600÷2÷5=60(只)

    那么,一只燕子5天能吃多少只害虫呢?

    60×5=300(只)

    2只燕子1天能吃害虫多少只?

    60×2=120(只)

    这样分析解答,问题便轻松地解决了。

    方法二:当然,还有更简单的方法。2只燕子5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5天吃害虫600÷2=300(只),2只燕子1天吃害虫600÷5=120(只)。

    【易错题9】实验小学三(1)班班长苏一涵准备用班费购买一些活动用品。

    跳绳 毽子 排球

    每根6元 每个4元 每个20元

    现在,体育用品正在搞促销,所有器材全部按半价出售。

    (1)如果苏一涵买同一种体育器材,花掉130元,他买的是什么?

    (2)如果苏一涵一共带了200元,全部用完,请你为他设计一种买法。

    【错因分析】首先,小朋友要理解“半价”的意思,“半价”就是按原价的一半来卖;其次,苏一涵带去的130元或200元都是花完的,没有剩余。明白这两点,这道题做起来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

    【思路点睛】先求每种活动用品的半价。

    跳绳:6÷2=3(元);

    毽子:4÷2=2(元);

    排球:20÷2=10(元)。

    (1)130÷3=43(根)……1(元)

    130÷2=65(个)

    130÷10=13(个)

    所以,这种体育器材可能全是毽子,也可能全是跳绳。

    (2)答案不唯一。但我们一般考虑的时候要把所有的器材都买一些,下面就是一种方案。

    10×10=100(元)

    3×20=60(元)

    2×20=40(元)

    100+60+40=200(元)

    所以,可以买10个排球,20根跳绳,20个毽子。

    【易错题10】在□内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image

    【错因分析】有的小朋友不善于填写算式谜,经常出现前后不相符或者自相矛盾的情况,其实,填写算式谜,就是一个“侦探破案”的过程,一步一步,逐渐拨开“迷雾”,答案就在眼前。

    【思路点睛】(1)注意观察,首先,商的百位一定是1,再看倒数第三行的35,可以知道商的个位是7,填出所有能够确定的数字,最后不难发现商的十位上是5。如图1所示。

    (2)观察后可以确定被除数的百位和十位是37,再看竖式的最后,确定被除数的个位是8以及商的个位是7,接下来就方便了。如图2所示。

    image

    05

    【易错题1】48个同学排成一行,报数后15号至32号离开了队伍,队伍里还有多少人?

    【思路点拨】48个同学排成一行,报数后15号至32号离开了队伍,那么我们要知道15号至32号里一共有多少人,32-15=17(人),17+1=18(人),因此,队伍里还剩48-18=30(人)。

    image

    【指点迷津】我们用32减15时,其实15号那个同学也被减去了,因此要加上1,即离开队伍的有18人。

    【易错题2】小红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个位上的3看成了8,百位上的9看成了6,结果是249。那么,这道题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思路点拨】首先要弄清这道题错在哪里,差了多少。比如,个位上的3看成8就多算了5,把百位上的9看成6就少算了300,一多一少,实际上就是少算了300-5=295。最后,将错误的结果249加上少的295,就是正确的结果544。

    image

    【指点迷津】遇上这样的题,我们不需要知道原来的加数是多少,我们只需要知道原来的加数在看错的情况下变化了多少。如果算多了,那么就把多出的部分减去;如果算少了,就把少的部分加上去就行了。

    【易错题3】小东说:“我先看了这本书的一半,又看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98页。”这本书有多少页?

    【思路点拨】问题中说又看了剩下的一半,这时还有98页,说明这98也就是剩下的一半,也是小东第二次看的页数,那么这本书的一半就是2个98页,全书就是4个98页,98×2×2=392(页)。

    image

    【指点迷津】在处理这样的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倒推的方法,根据结果一半的一半是98,推导出第一次看完后还剩下的是多少,再进一步推导出全书是多少页。当然,我们还可以画画线段图,帮助理解,这样的话就比较形象。

    【易错题4】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 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空桶重多少?

    【思路点拨】120千克是连桶称的,用去一半,用去的只是油。将120-65得到的是一半的油重55千克,那么油的总重就是55×2=110(千克),空桶的重120-110=10(千克)。

    image

    【指点迷津】这种问题应从反面考虑,因为桶的质量在整个过程中不会有所变化,属于不变量,变化的仅仅是油的量。

    【易错题5】陈叔叔买了一些每千克50元的茶叶和每千克80元的茶叶,一共用去710元,这两种茶叶各买了多少千克?(这两种茶叶都买了整千克数)

    【思路点拨】这两种茶叶都买了整千克数,因此,80元1千克的茶叶最多有8千克,接下来我们可以列表,从8千克列到1千克,看看什么时候50元1千克的茶叶是整数千克,那就对了。见下表

    image

    image

    【指点迷津】像这种问题只有通过有序的列举,才能找出合适的答案,千万不要胡乱猜测。所以,每千克50元的茶叶买了3千克和每千克80元的茶叶买了7千克;或每千克50元的茶叶买了11千克和每千克80元的茶叶买了2千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汇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ql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