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们用大哭大闹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已成了家长们常见的方式。商场里、超市里、饭店里,总能看见哭得撕心裂肺的小朋友,要么被父母拖走、要么扯住父母不让走、要么对父母的打骂置之不理、要么用更大的声音与沉默的父母对峙。我们常认为这样的孩子不懂事、不听话、不讲理,但身为家长的我们就讲理吗?
一场洗澡引发的父子争端
我家有一个快3岁的小男孩,昨天晚上孩子跟爸爸一起洗澡。洗了一会之后,孩子突然在浴室里大哭。
父子俩就进入了互不相让的对峙阶段——孩子边大哭边喊“讨厌爸爸”,爸爸则严肃的站在一边,打算等到他哭不动为止。
如果争端的双方都是成年人呢?
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小、不懂道理,所以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如果争端的双方都是成年人呢?
老婆做了丰富的晚饭,说好吃完饭老公洗碗。刚吃完饭,老公的朋友喊他去王者农药。
谁才是不讲理的人呢?成年人就能讲理、能控制自己吗?
孩子为什么大哭大闹?
任何一件事,如果能连问几个为什么,基本就能找到根源。在这场“父子洗澡争端”上,孩子大哭大闹的根源是什么?
每个成年人都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并知道用不同的方式去实现。比如,我们知道如何去说服别人、跟别人协商、交换利益、承诺,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这些方法是我们多年学习和积累的。
可对于一个三岁的孩子,如果没有人教他如何沟通,那“大哭大闹”真的只是他唯一的方式。如何沟通在成年人的世界里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更何况孩子呢?如果还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这对孩子就更难了。
爸爸是不是那个不讲理的人?
家长最不讲理的地方在于“一厢情愿”——我这都是为了你好。自己“一厢情愿”,还要对方认同,这不就跟追求女神时,说“我非常爱你,你做我女朋友是对你好”,所以女神应该同意咯?
爸爸没有与孩子商量好,就关了水龙头,不让孩子洗了。本质上是:我已经告诉你我要这么做了,所以我这么做之后,你有意见的话那就是你不对。
家长的“一厢情愿”需要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是直接制造一个而结果。爸爸认为孩子不能洗太久,尤其是他只是一心想玩水,娱乐也必须要有度,不能放任。但直接关水的行为,就不近人情。
家长“讲理”在先,才能预防“大哭大闹”
父母不是要等孩子“大哭大闹”了,才去想解决办法。最好的方式,应该是预防。在我家此次“父子争端”上,我最后让双方约定好洗澡的流程:爸爸先给孩子洗干净,孩子再玩水10分钟,用定时器计时,定时器响了就关水去穿衣服。
第二天晚上洗澡前,给孩子先讲一遍昨天约定好的流程,拿出来定时器。定时器响了之后,孩子顺利的出来穿衣服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家长,也没有完美的孩子。身为父母,如果我们能像与成年人交往那样,跟孩子沟通、协商、互相理解,以达到一个双赢的结果,而不是强迫对方妥协,我们都可以拥有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