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7/27
「腹腔丛及腰丛」
腹腔丛
最大的内脏神经丛,位于腹主动脉上段的前方、两侧肾上腺之间,环绕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根部的周围。丛内主要含有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等。来自内脏大、小神经、腰交感干的上位椎旁神经节发出的纤维、膈神经分支和迷走神经腹腔支等共同构成。腹腔神经节 位于两肾上腺内侧,接受内脏大神经中的交感节前纤维,大部分纤维在此节换发节后纤维。由腹腔丛和腹腔神经节发出的纤维,与来自迷走神经腹腔支的副交感纤维进一步相互交织,再形成多个次级内脏神经丛,随腹主动脉的分支分布于各腹腔脏器。
01#腹腔神经节、腹腔丛及其阻滞定位#
绝大多数腹腔丛阻滞用于癌性疼痛治疗,主要是胃或胰腺恶性肿痛的止痛。
腹腔丛阻滞术。阻滞途径多在第1腰椎刺突旁7~10cm,贴第12肋下缘进针,针体与正中矢状面成角30°~45°。穿刺针将在7~9cm的深度触及第1腰椎体。如果触及骨面的位置较浅表,则有可能是碰到了横突。当确认第1腰体后,退针至皮下,增加针的角度,使针尖滑过椎体的外缘。在左侧,一旦针尖滑过椎体外缘,继续进针1.5~2.0cm或直到通过针的传导确定主动脉搏动;在右侧,滑过椎体后继续进针2~3cm。因为腹腔丛与主动脉关系密切,可能穿刺针会误入主动脉,但一般不会引发严重问题。注意阻滞时针尖勿入椎管内。实施腹腔手术若非全身麻醉,内脏神经可能阻滞不完全,因而操作中牵扯内脏极易引起疼痛和肌肉紧张。此时在直视下加用腹腔丛阻滞,常可收到良好效果。一般将胃推向左侧,在胃小弯附近透过小网膜触摸第1腰椎体,将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别向左、右推,在前纵韧带前方注入药液,可使两侧腹腔神经节及内脏大、小神经完全阻滞。
02#腰丛的阻滞定位#
腰丛阻滞定位主要有腰大肌间隙法和腹股沟血管旁阻滞法。
腰大肌间隙法:经典的入路是在第4腰椎刺突下3cm、后正中线外侧5cm处垂直进针,触及第5腰椎横突,稍退针从第5腰椎横突上缘滑过,出现落空感即进入腰大肌间隙,此时即可注药。亦可在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上方1.5cm、后正中线外侧4cm处穿刺,触及第4腰椎横突后从该横突下缘下方向前进入腰大肌间隙。由于腰大肌间隙较广,腰丛分布也不很集中,所以腰丛阻滞需要较大的药物容量,临床用于下肢手术的麻醉和阵痛。
腹股沟血管旁阻滞法:患者仰卧,下肢轻度外展,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外侧1cm处穿刺,穿刺针以45°角向头侧推进,两次突破感后出现异感回抽无血即可注药。腹股沟区的腰丛神经阻滞现在多在B超和(或)神经刺激器引导下施行。
目前腰丛神经阻滞临床上主要采用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验证等现代技术手段。横突、腰大肌是寻找腰丛神经的重要标志。当穿刺针穿过横突平面并到达腰大肌时,0.5mA左右电流就可以引起腰丛所支配的股四头肌收缩,提示已到达腰丛神经附近,推注20~30ml局麻药就可以扩散并阻滞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和闭孔神经,联合阻滞骶丛或坐骨神经可以阻滞麻醉单侧的下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