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应侯谓昭王曰

作者: 眉间山川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21:30 被阅读2次
战国策―应侯谓昭王曰

原文
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与?恒思有悍少年,请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左手为丛投,右手自为投,胜丛,丛籍其神。三日,丛往求之,遂弗归。五日而丛枯,七日而丛亡。今国者,王之丛;势者,王之神。籍人以此,得无危乎?臣未尝闻指大于臂,臂大于股,若有此,则病必甚矣。百人舆瓢而趋,不如一人持而走疾。百人诚舆瓢,瓢必裂。今秦国,华阳用之,穰侯用之,太后用之,王亦用之。不称瓢为器则已;已称瓢为器,国必裂矣。
“臣闻之也:‘木实繁者枝必披,枝之披者伤其心;都大者危其国,臣强者危其主。’且今邑中自斗食以上至尉、内史及王左右,有非相国之人者乎?国无事,则已;国有事,臣必闻见王独立于庭也。!臣窃为王恐,恐万世之后有国者,非王之子孙也!
“臣闻古之善为政也,其威内扶,其辅外布,四时治政,不敌不逆,使者直道而行,不敢为非。今太后使者分裂诸侯,而符布天下,操大国之势,征强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竟内之利,分移华阳。古之所谓‘危主灭国之道’必从此起。三贵竭国以自安,然则令何得从王出?权何得毋分?是我王果处三分之一也。”

范雎讲了个故事,挺有意思的。

在恒思有个神丛(就是神祠),它有很大的神力。恒思还有个强悍的少年,这个少年想和神丛下盘棋,赌输赢,赌什么呢?少年是这么说的:如果我赢了的话,你把神力借我三天;如果我输了的话,任你处置。然后开始下棋,怎么下的?少年左手代表神丛落子,右手代表自己落子,结果肯定是神丛输了,于是神丛把神力借给了少年。过了三天,神丛去找少年要神力,结果少年不给,神丛没有办法。五天后神丛枯了,七天后神丛死了。

范雎这个故事还挺吸引人的,他以神力来比喻王权,秦王就是那个神丛,神力被他分给了别人,那他的下场就会很危险。

范雎不知是怕秦王没听懂还是想更进一步,又讲了个百人舆瓢的故事,一百个人抬着瓢走还不如一个人拿着瓢快点跑,况且一百个人抬瓢,势必会让瓢破裂。

这个故事也是想说明大权旁落不好。

再往后范雎没讲故事,摆起事实了,秦国从小吏到秦王身边人,有许多官员都是魏冉的人,这就很危险了。

最后,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不容乐观,太后乱政,三贵竭国以自安,秦王只不过拥有秦国三分之一的权力。

范雎以故事开始,以目前形势结束,有理有据,秦王如果想有作为,必定会采取措施。

相关文章

  • 战国策―应侯谓昭王曰

    【原文】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有神丛与?恒思有悍少年,请于丛博,曰:‘吾胜丛,丛籍我神三日;不胜丛,丛困我。’乃...

  • 丛(聚集生长在一起的草木)

    主语: 《战国策·秦策三》:“ 应侯 谓 昭王 曰:亦闻 恒思 有神丛与? 恒思 有悍少年,请与丛博,曰:‘吾胜丛...

  • 战国策―应侯失韩之汝南

    【原文】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

  • 《历史》与《战国策》札记(一百九四)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

  • 战国策―秦昭王谓左右曰

    【原文】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日韩、魏,孰与始强?”对曰:“弗如也!”王曰:“今之如耳、魏齐,孰与孟尝、芒卯之贤?”...

  • 战国策—苏秦谓燕昭王曰

    【原文】苏秦谓燕昭王曰:“今有人于此,孝如曾参、孝己,信如尾生高,廉如鲍焦、史鰌,兼此三行以事王,奚如?”王曰:“...

  • 《战国策·秦策》节选

    应侯谓昭王曰:“亦闻恒思(地名)有神丛(神丛叫“丛”的神,实际上是托身于草木茂盛的地方的神灵。)与?恒思有悍少年,...

  • 战国策―应侯曰

    【原文】应侯曰:“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周人谓鼠未腊者朴。周人怀璞过郑贾曰:‘欲买朴乎?’郑贾曰:‘欲之。’出其朴,视...

  • 战国策—谓郑王曰

    【原文】谓郑王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韩与魏敌侔之国也,申不害与昭釐侯执珪而见梁君,非好...

  • 《罗马史》与《战国策》札记(三十一)

    谓郑王曰:“昭釐侯,一世之明君也;申不害,一世之贤士也。韩与魏敌侔之国也,申不害与昭釐侯执珪而见梁君,非好卑而恶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国策―应侯谓昭王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dx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