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末外出就餐,遇到一件小事。
隔壁一桌,一家三口吃饭,小男孩2岁的样子,话说的不是很利索。男孩可能是身体不舒服,一直哼唧让妈妈抱抱,妈妈抱起来,周围走一走,安慰一下男孩的情绪,男孩还是不乐意,一直在闹。
妈妈面带愠色,斥责孩子“我好好跟你讲话,你不要一直找事,乖乖坐着吃饭”。
正在发脾气的小孩,哪里听得进去,在地上翻来覆去打滚,抱着妈妈大腿一直哭。
妈妈又气又急,对小孩推推搡搡,说不吃了不吃了,我们回家。
时间久了,动静大了,周围的人纷纷投去异样的眼光。
妈妈和小孩都在气头上,相对冷静的爸爸一直想调停,但效果不大。爸爸把小孩抱走,给予安抚,只换来孩子的加倍反弹。
饭桌陷入僵局。谁都无力去改变。
这种时候,最需要改变的,是妈妈的情绪。
02
孩子作为世界上最纯粹最弱小的生命体,也注定了他刚来到这个世界,要完全依赖于外界。他不会说话,不能表达自己;他不会走路,需要借助外在力量去看世界;他思维简单,不能独立评判世界。他实在太弱小了,以至于他必须对成人的情绪非常敏感来确保自己的安全。
所以,在孩子出生的前三年里,我们常说妈妈是对孩子最重要的存在,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曼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 Edward Tronick做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静止脸实验( Still Face Experiment),或许可以给人更多的启发。
1、刚开始的时候,母亲与孩子正常互动,孩子很开心。
2、静止脸实验开始,母亲面无表情。孩子已经发现不对劲,开始想办法引起母亲注意。
3、孩子继续尝试让母亲与自己互动,但是母亲仍然面无表情。
4、最后孩子开始崩溃哭泣。
“在母亲对他毫无反应的这段时间,他的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如果持续下去,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
这么短短的实验时间里,母亲情绪的变化对孩子有多么深刻的影响,从开心—逗母亲—崩溃,这种情绪的静止,甚至可以延展为一种冷暴力。从内到外,破坏孩子的安全感,不留余地。
所以,一个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能用稳定的情绪对待孩子的妈妈,更是孩子的福气,他自小就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里成长,很难不成长为一个幸福欢乐的人。
03
那爸爸呢?
如果妈妈的情绪是孩子盛开心零花朵的沃土,那爸爸的情绪,更像是阳光雨露,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滋养,但不能提供稳定的根基。
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的爸爸始终情绪稳定,也多次尝试去安抚孩子,但成效甚微。抱在爸爸怀中的孩子,和抱在妈妈怀中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仍然会崩溃哭泣。
每个做妈妈的可能都深有体会,当孩子哭泣的时候,自己去抱一抱,效果总是特别好。我记得有一阵子工作特别忙,加班总是到很晚,儿子有时先睡了,夜里惊醒,总是会大哭,爸爸怎么抱都不行,但换上我抱着,摇一摇晃一晃,传递一些平缓的情绪,儿子很快就能安静下来入睡。
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妈妈的平稳,总是有更大的益处。
而一个好的爸爸,也并不是完全置身事外,在这种妈妈情绪失控的前提下,更应该大度、稳定,先照料妻子的情绪,帮助妻子承担一部分压力,拌乐逗一逗孩子,转移注意力。
妈妈情绪平稳下来,就能迅速的去照料孩子的情绪,饭桌上的僵局,也顺势打破了。
04
情绪稳定的妈妈,在孩子最初构建自我与外在联系的过程中,就率先提供可靠的支撑,在潜意识里给孩子更多安全感。而我始终相信,有了足够安全感的孩子,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世界,拥有更多宽广的视野,从而笑到最后。
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很重要,而情绪稳定的妈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像那个餐桌上声嘶力竭的小男孩,妈妈情绪稳定下来之后,只是柔和的抱一抱孩子,轻柔的抚慰,就安静的坐下来吃饭,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神奇的魔力。
【无戒90天成长训练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