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爱——从这里见分晓》

作者: 雨念丝缘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17:05 被阅读74次

            人的一生,离不开爱。时时刻刻,我们都被爱包围着。或爱人,或被爱。爱有许多种:温暖的、炽烈的、深沉的、偏执的爱……有的爱带给我们幸福,有的爱却带给我们伤害。今天,聆听了潮羽主播分享的文章《张幼仪,婚姻之外收获无限种可能》,对她的敬佩又多了几分。敬佩她对徐志摩无私地真爱,敬佩她逆境中崛起的坚强,敬佩她奉养公婆至终的传统女性美德。什么是真爱?你是否遇到了真爱?你是否珍惜了真爱?这真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从张幼仪的身上,我感受到真爱是不求任何回报的爱,是默默付出的爱,是无怨无悔的爱。

            徐志摩是伟大的诗人,众多崇拜者眼中的他是勇敢的、单纯的、有才情的。但是,也有后世人将他列为民国四大“渣男”。原因就在于,他对发妻张幼仪的态度过于冷漠残忍。诚然,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这令徐志摩极为反感,因此,他从内心抵触这段婚姻,一心追求自由恋爱的他,拒绝接受张幼仪,不经任何了解,他直接将她定义为“乡下的土包子”。而且婚后对张极为无情。

            他认为林徽因是真爱,但林徽因却嫁给了梁思成,因为,林徽因是非常睿智的才女,她早已看透两人爱情的本质。林徽因多年后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多么有先见之明的女人啊!试想,如果徐林两人当初如果真的结合了,能否从一而终?答案显而易见,绝不可能。所以,林徽因明智地选择了梁思成,并相守终生。

          他认为陆晓曼是真爱,毫不顾及朋友情分,从王庚手中夺走了已为人妻的她。古语道:“朋友妻,不可欺”。无论是传统思想,还是现代婚姻观,徐陆的爱都过于“渣”。更为可笑的是,他们的爱情中还有个“王婆”,就是画家刘海粟。他曾宴请徐志摩、陆晓曼、王庚及几个社会名流,并在席间现身说法、以自己冲破封建婚姻、追求自由婚姻为例,侃侃而谈人生与爱情的关系、夫妻之情应相互之间感情融洽、情趣相投。王庚觉察有异,提早离席而去。这不是典型的“王婆”吗?而徐陆不正是那西门庆与潘金莲?好在,王庚不是武大郎,他大度地退出,成全了二人的真爱。然而,婚后的陆晓曼是什么样的人呢?娇慵、懒惰、贪玩,一派大小姐作风,以致徐志摩不得不奔波几所大学兼课赚家用。

            从现代青年的眼光来看,徐志摩不但“渣”,还有点“贱”。放着孝敬父母、关爱儿子、勤俭持家的张幼仪不爱,偏偏愿意钟情于大手大脚、大小姐脾气的陆晓曼。

            而就是这样又“渣”又“贱”的徐志摩,却让张幼仪付出了一生的而就是这样又“渣”又“贱”的徐志摩,却让张幼仪付出了一生的真爱。面对徐的残忍冷酷,她被迫选择离开,却没有屈从于悲惨的命运安排。她坚强独立,刻苦学习,完成了自身华丽的蜕变。徐志摩眼中的“土包子”,实际上个非常有思想、有上进心的知识女性。张幼仪真的称得上是优秀女性的代表。饱受婚姻折磨的她,没有怨恨徐志摩。离婚后,她依然默默地关注他,并为他父母养老送终,将儿子抚育成人。甚至,在徐志摩死后,还替他照顾陆晓曼。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位女人啊!偏偏,徐志摩看不到,他被自己追求恋爱自由的思想蒙蔽了双眼。我一直在想,如果徐志摩当初不遇难,经过生活的磨练,他一定会看到张幼仪的好,一定会感受到最真的爱在哪里。后人曾分析徐志摩的死有多种原因促成。如果他不去参加林徽因的演讲会,他就不会死;如果陆晓曼早些与他北上,他就不会死;如果,那天没有大雾,他也不会死。然而,没有如果。他走了,被他认为的真爱带走了,带着他自以为的真爱走了。

            后世人以旁观者的角度评判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晓曼的关系,谁才是真正爱徐志摩的人?答案一见分晓。难怪晚年的张幼仪,会这么自信而彪悍地回答她对徐志摩的爱。有人问她爱不爱徐志摩,她答道:“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是啊!因为付出了真爱,她才会答得这样有底气,有自信。真爱,从这里见分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爱——从这里见分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cdrqtx.html